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籼稻矮生性的遗传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前言第5-12页
 一. 水稻矮化育种的意义第5-6页
 二. 籼稻矮生性的遗传研究状况第6-10页
 三. 粳稻矮生性的遗传研究状况第10-11页
 四. 籼稻矮生性遗传研究所需解决的问题第11-12页
一. 材料和方法第12-14页
 1. 供试材料第12页
 2. 田间种植管理第12-13页
 3. 研究方法第13页
 4. 性状测定与统计分析第13-14页
二. 结果和分析第14-31页
 1. 标志基因系矮生性的遗传鉴定第14页
 2. 各标志基因系标志性状的遗传鉴定第14页
 3. 半矮秆基因sd-t染色体定位第14-20页
  3.1 半矮秆基因sd-t与标志基因的遗传关系第14-19页
  3.2 半矮秆基因sd-t与IR36三体的遗传关系第19页
  3.3 半矮秆基因sd-t与紫果皮基因Prp-a的遗传关系第19页
  3.4 半矮秆基因sd-t与标志基因的重组值计算第19-20页
 4. 半矮秆基因sd-n的染色体定位第20-23页
  4.1 半矮秆基因sd-n与标志基因的遗传关系第20页
  4.2 半矮秆基因sd-n与IR36三体的遗传关系第20页
  4.3 半矮秆基因sd-n与半矮秆基因sd-g的遗传关系第20-23页
  4.4 半矮秆基因sd-n与标志基因的重组值计算第23页
 5. 非sd-1矮源的改良与鉴定第23-31页
  5.1 非sd-1矮源及杂交亲本的性状表现第23-24页
  5.2 中选株系株高性状的测交鉴定第24页
  5.3 具有非sd-1矮秆基因的中选株系的农艺性状表现第24-31页
三. 讨论第31-34页
 1. sd-n矮秆基因与d-1矮秆基因的等位关系分析第31页
 2. 水稻矮生性与不良性状的连锁或一因多效问题第31-32页
 3. 培育近等基因系用以基因定位第32页
 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矮化育种中的应用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8页
英文摘要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eafy玉米种质的光合性能研究及多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下一篇:黄瓜花性别分化的生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