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绪论 | 第15-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18-19页 |
·研究的逻辑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 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 第21-34页 |
·战略柔性系统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企业战略柔性内涵的演变 | 第21-24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结构及其关系评述 | 第24-26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测度研究 | 第26-27页 |
·战略柔性系统构建相关理论分析 | 第27-33页 |
·组织柔性理论 | 第27-29页 |
·系统分析理论 | 第29-31页 |
·动态能力理论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2 企业战略刚性的形成及负面效应分析 | 第34-42页 |
·企业战略刚性形成分析 | 第34-38页 |
·企业战略刚性的逻辑释义 | 第34-35页 |
·企业战略刚性形成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战略刚性对企业的负面效应分析 | 第38-40页 |
·企业缺乏应变能力 | 第39页 |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 第39-40页 |
·企业经营绩效下滑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模型构建及分析 | 第42-63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构建的前提 | 第42-50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应具作用分析 | 第42-46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应具特征分析 | 第46-50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模型构建 | 第50-59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50-58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模型结构 | 第58-59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模型的作用机理 | 第59-62页 |
·柔性要素子系统的基础作用 | 第60页 |
·柔性机制子系统的整合作用 | 第60-61页 |
·两大子系统的动态耦合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的柔性要素分析及测度 | 第63-82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的柔性要素 | 第63-68页 |
·柔性要素及能力因子分析 | 第63-64页 |
·柔性要素的功能属性分析 | 第64-68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柔性要素的测度 | 第68-80页 |
·柔性要素测度的方法(AHP) | 第68-69页 |
·柔性要素测度的范围及步骤设计 | 第69页 |
·柔性要素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 第69-71页 |
·柔性要素测度的过程分析 | 第71-79页 |
·柔性要素测度的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5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的柔性机制运行分析 | 第82-92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的柔性机制模块化集成 | 第82-89页 |
·环境扫描机制模块 | 第82-84页 |
·信息分析机制模块 | 第84-85页 |
·动态匹配机制模块 | 第85-87页 |
·战略控制机制模块 | 第87-89页 |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柔性机制的动态运行 | 第89-91页 |
·战略柔性系统的柔性机制运行条件 | 第89-90页 |
·战略柔性系统的柔性机制运行过程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6 企业战略柔性系统与动态环境匹配分析 | 第92-101页 |
·战略柔性系统与环境匹配的定性分析 | 第92-95页 |
·环境的动态频度分析 | 第92-94页 |
·战略柔性系统与环境动态频度匹配的定性分析 | 第94-95页 |
·不同环境下战略柔性系统匹配策略的选择 | 第95-100页 |
·均衡环境下战略柔性系统的稳态柔性策略 | 第95-96页 |
·波动均衡环境下战略柔性系统的运营柔性策略 | 第96-97页 |
·间断均衡环境下战略柔性系统的结构柔性策略 | 第97-99页 |
·非均衡环境下战略柔性系统的创新柔性策略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7 Kingdee公司战略柔性系统应用案例研究 | 第101-118页 |
·Kingdee公司战略背景分析 | 第101-105页 |
·Kingdee公司战略柔性系统的柔性要素分析及测度 | 第105-113页 |
·Kingdee公司战略柔性系统的柔性机制运行分析 | 第113-116页 |
·Kingdee公司战略柔性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 第116-118页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18-121页 |
·研究结论 | 第118-119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4页 |
附录 | 第134-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