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土地权利人 | 第12-20页 |
一、土地所有权人 | 第12-15页 |
(一) 国有土地所有权人 | 第12-14页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人 | 第14-15页 |
二、土地使用权人 | 第15-18页 |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 第16页 |
(二)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 | 第16-17页 |
(三) 未利用地土地使用权人 | 第17-18页 |
三、土地他项权利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土地权利人义务的历史演进 | 第20-26页 |
一、君主专制时期强调土地的经济及政治义务 | 第20-22页 |
(一) 古代中国存在土地利益的分割 | 第20-21页 |
(二)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日耳曼人双重所有权制度 | 第21-22页 |
二、19 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绝对权利的复兴 | 第22-23页 |
(一) 罗马法的个人所有权制度 | 第22页 |
(二) 所有权神圣原则 | 第22-23页 |
三、19 世纪末20 世纪以来民法体系内权利限制与民法体系外社会义务形成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原因及理论基础 | 第26-34页 |
一、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原因 | 第26-31页 |
(一) 承担社会义务的前提——土地的双重属性 | 第26-27页 |
(二) 承担社会义务的现实原因——土地利用问题 | 第27-29页 |
(三) 承担社会义务的法律原因——民法权利限制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四) 承担社会义务的根本原因——保护土地上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 | 第30-31页 |
二、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理论基础——社会本位 | 第31-34页 |
(一) 社会本位 | 第31-32页 |
(二) 社会本位在法律上的体现方式 | 第32-33页 |
(三) 社会本位下的社会义务概念和特征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类型 | 第34-50页 |
一、权利处分限制义务 | 第34-40页 |
(一) 权利处分限制义务的内容 | 第34-35页 |
(二) 权利处分限制义务的完善思路 | 第35-40页 |
二、合理利用土地义务 | 第40-44页 |
(一) 合理利用土地义务的内容 | 第40-43页 |
(二) 合理利用土地义务的完善思路 | 第43-44页 |
三、特别牺牲义务 | 第44-50页 |
(一) 特别牺牲义务的主体 | 第44-45页 |
(二) 特别牺牲义务的内容 | 第45-46页 |
(三) 特别牺牲义务的完善思路 | 第46-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