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概述 | 第12-24页 |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含义和作用 | 第12-14页 |
·环境规划 | 第12页 |
·城市环境规划 | 第12页 |
·生态环境 | 第12-13页 |
·生态环境规划 | 第13页 |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作用 | 第13-14页 |
·城市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 第14-16页 |
·城市环境规划的特征 | 第14-15页 |
·城市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 第15-16页 |
·城市环境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及其层次结构 | 第16-18页 |
·城市环境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 第16-17页 |
·城市环境规划的层次结构 | 第17-18页 |
·我国城市环境规划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第18-24页 |
·我国城市环境规划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我国城市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我国城市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 | 第22-24页 |
3 城市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24-32页 |
·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24-26页 |
·环境容量 | 第24页 |
·环境承载力 | 第24-26页 |
·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理论 | 第26-2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人地系统理论 | 第27-28页 |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第28-29页 |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 第28-29页 |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29页 |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环境功能区划 | 第29-30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30-32页 |
4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 第32-44页 |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32-34页 |
·主要调查与评价内容 | 第32页 |
·主要调查与评价方法 | 第32-34页 |
·环境规划目标及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环境规划目标 | 第34页 |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环境预测 | 第35-38页 |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环境预测的方法 | 第36-38页 |
·环境功能区划 | 第38-40页 |
·环境功能区划概述 | 第38-39页 |
·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 | 第39-40页 |
·环境功能区划的方法 | 第40页 |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 第40-42页 |
·环境规划方案的类型 | 第40-41页 |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 | 第41页 |
·环境规划方案 | 第41-42页 |
·总体规划方案 | 第42页 |
·环境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42-43页 |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42-43页 |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43页 |
·资源社会可行性分析 | 第43页 |
·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管理 | 第43-44页 |
5 重庆市江北区环境保护规划实践 | 第44-84页 |
·总则 | 第44-45页 |
·规划范围和时限 | 第44页 |
·规划指导思想 | 第44页 |
·规划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 | 第45页 |
·江北区基本概况 | 第45-46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45页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45-46页 |
·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 第46-60页 |
·大气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 第46-50页 |
·水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 第50-56页 |
·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 第56-57页 |
·固体废弃物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57-58页 |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第58-59页 |
·辐射环境现状 | 第59页 |
·主要环境问题 | 第59-60页 |
·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 第60页 |
·人口预测 | 第60页 |
·经济发展预测 | 第60页 |
·环境污染预测 | 第60-69页 |
·水环境污染预测 | 第60-64页 |
·大气环境污染预测 | 第64-67页 |
·声环境污染预测 | 第67页 |
·固体废弃物污染预测 | 第67-69页 |
·生态环境变化预测 | 第69页 |
·江北区环境规划目标 | 第69-71页 |
·水环境规划目标 | 第69-70页 |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 | 第70页 |
·声环境规划目标 | 第70页 |
·固体废弃物规划目标 | 第70-71页 |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 第71页 |
·环境功能区划 | 第71-72页 |
·水环境功能区划 | 第71-72页 |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 第72页 |
·声环境功能区划 | 第72页 |
·环境规划方案 | 第72-79页 |
·水环境规划方案 | 第72-75页 |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 第75-76页 |
·声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 第76-78页 |
·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方案 | 第78-79页 |
·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规划方案 | 第79页 |
·生态产业规划 | 第79-80页 |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 第79页 |
·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 第79-80页 |
·环境安全和环保能力建设规划 | 第80-81页 |
·环境安全建设规划 | 第80页 |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规划 | 第80-81页 |
·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 | 第81-82页 |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 第82页 |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第82-84页 |
6 结论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