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流域环境管理体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导言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6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流域环境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国内外流域环境管理的研究概况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3 流域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8-25页
   ·外部性理论第18-21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4 流域环境管理的基本范畴第25-30页
   ·流域环境管理产生的背景第25-26页
   ·流域环境管理的定义第26-27页
   ·流域环境管理的目标定位第27页
   ·流域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第27-28页
   ·流域环境管理的基本功能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5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体制研究第30-43页
   ·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第30-31页
   ·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第31-34页
   ·我国的流域管理机构第34-38页
     ·我国流域管理机构的演变第34-35页
     ·我国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第35-36页
     ·我国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责及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必要性的经济学分析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6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体制及经验第43-50页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体制第43-46页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机构的基本模式第46-47页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的具体形式第47-48页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的经验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7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模式研究第50-57页
   ·单一流域管理模式的理论构想第50-51页
     ·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流域管理体制第50-51页
     ·委员会式流域管理体制第51页
   ·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构想第51-56页
     ·依据水的生态性和社会性形成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模式第52-53页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实现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第53-54页
     ·灵活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8 构建我国流域环境管理新体制的思考第57-73页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新体制的构想第57-61页
     ·管理模式设想第57-60页
     ·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第60-61页
   ·完善我国流域环境管理体制的机制保障第61-68页
     ·沟通协调机制第61-64页
     ·生态补偿机制第64-67页
     ·公众参与机制第67-68页
     ·监督机制第68页
   ·完善我国流域环境管理体制的手段第68-71页
     ·法律手段第68-70页
     ·经济手段第70-71页
   ·可行性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9 流域环境管理体制案例分析——以长江上游流域为例第73-76页
   ·构建长江上游流域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第73-74页
   ·方案选择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10 结论和建议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池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研究
下一篇: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