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马车设计技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思路及结构 | 第12-14页 |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结构 | 第13-14页 |
| 第2章 先秦马车产生与发展的技术背景 | 第14-30页 |
| ·先秦独辀马车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背景 | 第14-17页 |
| ·马匹驯养技术 | 第14-15页 |
| ·道路交通条件 | 第15-17页 |
| ·生产力与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 | 第17-28页 |
| ·青铜器工艺技术原理 | 第17-24页 |
| ·生铁加工技术原理 | 第24-26页 |
| ·细木加工技术原理 | 第26-28页 |
| ·“引重致远”人类交通工具的迫切需求 | 第28-30页 |
|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第28-29页 |
| ·商贸交流与文化沟通 | 第29-30页 |
| 第3章 先秦马车的技术发展 | 第30-50页 |
| ·先秦马车类型概述 | 第30-33页 |
| ·礼仪类 | 第30-31页 |
| ·军用类 | 第31-32页 |
| ·运输(辎重)类 | 第32-33页 |
| ·独辀马车技术原理及检验标准 | 第33-45页 |
| ·独辀马车结构 | 第33-35页 |
| ·轮的技术原理及检验标准 | 第35-39页 |
| ·轴的技术原理及检验标准 | 第39-41页 |
| ·舆的技术原理及检验标准 | 第41-43页 |
| ·辀的技术原理及检验标准 | 第43-45页 |
| ·取材及加工工艺 | 第45-48页 |
| ·木制部件取材标准 | 第45-46页 |
| ·生产加工工艺 | 第46-48页 |
| ·独辀马车形制的演变及发展 | 第48-50页 |
| 第4章 先秦车辆的设计制造技巧 | 第50-58页 |
| ·金属材料的利用 | 第50-51页 |
| ·力学原理的运用 | 第51-54页 |
| ·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 第54-56页 |
| ·零部件连接方法 | 第56-57页 |
| ·榫卯连接 | 第56页 |
| ·绑缚连接 | 第56-57页 |
| ·铁钉连接 | 第57页 |
| ·减小摩擦及防腐、防锈措施 | 第57-58页 |
| 第5章 先秦马车设计思想 | 第58-64页 |
| ·设计技巧层面 | 第59-61页 |
| ·精确的模数思想 | 第59-60页 |
| ·严格的尺度规范 | 第60-61页 |
| ·规范化的分工 | 第61页 |
| ·制造工艺层面 | 第61-64页 |
| ·取材有方,用之有道 | 第61-62页 |
| ·精简求真的工艺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附录A 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 附录B 出土商至秦车辆零部件尺寸表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