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21页 |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 | 第9-11页 |
·配位体的配位和解离 | 第9页 |
·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反应 | 第9-10页 |
·插入反应和消除(反插入)反应 | 第10页 |
·和金属结合的配体的反应 | 第10-11页 |
·氢胺化反应 | 第11-14页 |
·Pd催化下醇的需氧氧化反应以及 Pd~(II)-H物种的产生和利用 | 第14-19页 |
·Pd催化下醇的需氧氧化反应 | 第15-18页 |
·Pd催化下醇的氧气氧化反应中Pd~(II)-H物种的产生和利用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设想 | 第19-21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1-37页 |
·N-4,5-庚联烯对甲苯磺酰胺氢胺化初步尝试 | 第21页 |
·以(-)-sparteine为配体的条件优化 | 第21-25页 |
·钯源对反应的影响 | 第22-23页 |
·碱对反应的影响 | 第23-24页 |
·分子筛对反应的影响 | 第24-25页 |
·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 第25-26页 |
·以Bathocuproine为配体的条件优化 | 第26-32页 |
·钯源和碱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第26-27页 |
·PdCl_2与PhCOONa组合的条件优化 | 第27页 |
·Pd(OAc)_2与 Cs_2CO_3组合的条件优化 | 第27-28页 |
·PdCl_2与NaOAc组合的条件优化 | 第28-29页 |
·贫电子烯烃对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1页 |
·底物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底物的拓展 | 第32-33页 |
·反应机理初探 | 第33-37页 |
3. 实验部分 | 第37-51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页 |
·氢胺化实验操作 | 第37-40页 |
·N-4,5-庚联烯对甲苯磺酰胺氢胺化典型操作 | 第37-38页 |
·其余底物的氢胺化操作 | 第38-40页 |
·反应底物的合成 | 第40-51页 |
·炔醇的合成 | 第41-43页 |
·炔醇的对甲苯磺酸酯的合成 | 第43-44页 |
·联烯腈的合成 | 第44-48页 |
·联烯对甲苯磺酰胺的合成 | 第48-51页 |
4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A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