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财经报的媒介融合战略及模式研究--以《第一财经日报》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 ·创新点 | 第8页 |
|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财经报 | 第9-11页 |
| ·媒介融合 | 第11-13页 |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 ·专业财经报 | 第13页 |
| ·媒介融合 | 第13-15页 |
| 2 我国专业财经报的现状分析 | 第15-24页 |
| ·专业财经报的出现及其发展 | 第15-18页 |
| ·专业财经报的出现 | 第15页 |
| ·专业财经报的初级形态 | 第15-16页 |
| ·专业财经报的专业形态 | 第16-17页 |
| ·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财经报的新发展 | 第17-18页 |
| ·专业财经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 | 第18-24页 |
| ·媒介环境不断变化 | 第18-19页 |
| ·经济变数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新媒体的冲击 | 第20-22页 |
| ·媒介融合形态变化特征不够清晰 | 第22-24页 |
| 3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的战略选择 | 第24-43页 |
|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 第24-27页 |
|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的内涵 | 第24页 |
|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的历程及其趋势 | 第24-25页 |
| ·专业财经报典型的媒介融合现象及特点 | 第25-27页 |
|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的动因分析 | 第27-30页 |
| ·技术进步的驱动 | 第27-28页 |
| ·受众需求的驱动 | 第28-29页 |
| ·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 第29页 |
| ·国际媒介环境的驱动 | 第29-30页 |
|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的战略定位 | 第30-33页 |
| ·内容—国际视野·专业财经 | 第30-31页 |
| ·受众—互动·个性服务理念 | 第31-32页 |
| ·平台—跨媒体·多元化媒体互动 | 第32-33页 |
|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的三大战略 | 第33-43页 |
| ·技术开发战略 | 第34-37页 |
| ·品牌战略 | 第37-40页 |
| ·人才战略 | 第40-43页 |
| 4 专业财经报的媒介融合模式 | 第43-52页 |
|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 第43-46页 |
| ·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模式的内涵 | 第43-45页 |
| ·当前专业财经报典型的媒介融合模式 | 第45-46页 |
| ·《第一财经日报》的媒介融合模式及表现 | 第46-49页 |
| ·技术融合模式及表现 | 第47页 |
| ·所有权融合模式及表现 | 第47-48页 |
| ·策略性融合模式及表现 | 第48页 |
| ·业务实践融合模式及表现 | 第48-49页 |
| ·《第一财经日报》媒介融合模式面临的挑战 | 第49-52页 |
| ·专业化能力的挑战 | 第49页 |
| ·新技术磨合的挑战 | 第49-50页 |
| ·结构矛盾的挑战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附录:《专业财经报媒介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编码表》 | 第58-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