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IEC 61850及相关研究 | 第11-23页 |
·IEC 61850标准的制定背景 | 第11-14页 |
·IEC 61850标准的主要内涵 | 第14-18页 |
·国内、国外互操作试验及一致性测试 | 第18-20页 |
·多agent与IEC 61850标准 | 第20-21页 |
·国内外的工程应用及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IEC 61850推广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 第23-27页 |
·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的局限性 | 第23-24页 |
·不同程度的过渡方案并存 | 第24-25页 |
·变电站遗留系统众多 | 第25页 |
·变电站内信息孤岛林立 | 第25页 |
·其它 | 第25-27页 |
·论文过程所参加的工程项目 | 第27-28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8-29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8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章 新型集中式IED研究 | 第37-55页 |
·引言 | 第37页 |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历程 | 第37-40页 |
·集中式 | 第38-39页 |
·分布式 | 第39页 |
·分层分布式 | 第39-40页 |
·对IED设计的影响 | 第40页 |
·现有IED支持IEC 61850标准的局限性 | 第40-43页 |
·网络接口能力不足 | 第41-42页 |
·IED没有冗余 | 第42页 |
·网络状况复杂 | 第42-43页 |
·软件结构落后 | 第43页 |
·新型集中式IED设计方案 | 第43-47页 |
·网络功能强大 | 第46页 |
·简化网络、降低成本并实现装置冗余 | 第46-47页 |
·减少了设备安装占地面积 | 第47页 |
·利于不同模块之间协同工作 | 第47页 |
·新型集中式IED关键技术 | 第47-50页 |
·过程层交流量采样值接入 | 第47-48页 |
·IED计算能力 | 第48-49页 |
·新型集中式IED的软件结构 | 第49-50页 |
·新型集中式IED内部LD间信息交换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第三章 IED图形化编程技术研究 | 第55-72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传统的编程方式及图形化编程 | 第56-58页 |
·传统的手工编程方式 | 第56-57页 |
·图形化编程 | 第57-58页 |
·IEC 61131-3标准 | 第58-60页 |
·基于EC 61850标准的图形化编程方案 | 第60-68页 |
·IEC 61850对IED软件设计的影响 | 第60-62页 |
·编程方案 | 第62-68页 |
·应用实例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第四章 可灵活配置的间隔层IED通用网关研究 | 第72-90页 |
·引言 | 第72页 |
·间隔层IED的IEC 61850通用网关的设计 | 第72-77页 |
·元数据及IED配置工具 | 第74-76页 |
·协议转换模块 | 第76页 |
·IEC 61850实时库 | 第76页 |
·IEC 61850服务模块 | 第76-77页 |
·基于XML SCHEMA的遗留协议建模 | 第77-81页 |
·通用网关具体实现 | 第81-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第五章 变电站信息一体化研究 | 第90-108页 |
·引言 | 第90-91页 |
·变电站信息应用现状 | 第91-93页 |
·信息一体化设计方法 | 第93-100页 |
·统一多功能集成IED方案 | 第95-98页 |
·含遗留系统的一体化平台方法 | 第98-100页 |
·信息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第100-104页 |
·动态建模 | 第100-101页 |
·异构系统概念对象模型的协同 | 第101-103页 |
·遗留系统及IED模型数据的适配 | 第103-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第六章 上海某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应用 | 第108-128页 |
·引言 | 第108页 |
·试点变电站 | 第108-109页 |
·信息一体化方案描述 | 第109-113页 |
·面向对象的变电站综合数据交换架构 | 第109-110页 |
·模型构建步骤 | 第110-113页 |
·嵌入式一体化平台实施方案 | 第113-125页 |
·硬件配置 | 第113-116页 |
·软件模块 | 第116-118页 |
·遗留系统接入 | 第118-120页 |
·模型构建 | 第120-122页 |
·基于MMS的ACSI实现 | 第122-125页 |
·一体化平台界面展示设计 | 第125-126页 |
·小结 | 第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28-129页 |
·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 第129-131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1-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明专利申请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