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神经病、精神病护理学论文

积极心理干预对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符号说明第13-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6页
    2.1 脑卒中研究进展第16-20页
        2.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第16-18页
        2.1.2 脑卒中的结局第18-19页
        2.1.3 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障碍第19-20页
    2.2 卒中后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2.3 积极心理学理论第21-22页
    2.4 积极心理干预概述第22-26页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26-36页
    3.1 研究对象第26页
    3.2 样本量第26-27页
    3.3 研究方法第27-28页
        3.3.1 分组方法第27页
        3.3.2 心理干预流程第27-28页
    3.4 试验程序第28-32页
        3.4.1 干预计划第28-30页
        3.4.2 干预方法第30-32页
    3.5 评估工具第32-34页
    3.6 质量控制第34-35页
    3.7 伦理考虑第35页
    3.8 数据录入第35页
    3.9 统计学分析第35-36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36-40页
    4.1 一般资料第36-37页
    4.2 治疗结果第37-40页
        4.2.1 心理状态评估疗效比较第37页
        4.2.2 神经功能疗效比较第37-38页
        4.2.3 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比较第38-40页
第五章 讨论第40-47页
    5.1 卒中患者的基本信息第40-41页
    5.2 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第41-43页
        5.2.1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第41页
        5.2.2 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第41-42页
        5.2.3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变第42-43页
    5.3 积极心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第43-45页
        5.3.1 积极心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第43-44页
        5.3.2 积极心理干预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第44页
        5.3.3 积极心理干预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第44-45页
    5.4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第45-47页
        5.4.1 创新性第45-46页
        5.4.2 局限性第46-47页
第六章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录第54-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度子痫前期母胎心脏损害与AT1R基因多态性、AngⅡ、ET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与组织因子途径改变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