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间接正犯的概念及其本质 | 第9-16页 |
(一)间接正犯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间接正犯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三)间接正犯的本质—正犯性 | 第11-16页 |
1. 工具说 | 第12页 |
2. 因果关系论 | 第12-13页 |
3. 实行行为性说 | 第13页 |
4. 规范障碍说 | 第13-14页 |
5. 行为支配说 | 第14页 |
6. 主客观统一说 | 第14-16页 |
二、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 | 第16-20页 |
(一)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犯罪 | 第16-17页 |
(二)利用他人适法行为实施犯罪 | 第17页 |
(三)利用他人过失行为实施犯罪 | 第17页 |
(四)利用有故意无目的或有故意无身份的工具实施犯罪 | 第17-18页 |
(五)利用他人自害行为实施犯罪 | 第18-20页 |
三、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 | 第20-27页 |
(一)实行行为的概念 | 第20-22页 |
1. 大陆法系刑法中实行行为的概念 | 第20-21页 |
2. 我国刑法中实行行为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二)实行行为的特征 | 第22-25页 |
1. 体素与心素的统一 | 第22-23页 |
2. 法定性与定型性的结合 | 第23-24页 |
3. 具有法益侵害的现实性、紧迫性 | 第24页 |
4. 一定意义上的相对性 | 第24-25页 |
(三)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 | 第25-27页 |
四、有关实行行为着手的理论评析 | 第27-37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实行着手的学说述评 | 第27-31页 |
1. 主观说 | 第27-28页 |
2. 客观说 | 第28-30页 |
3. 折中说 | 第30-31页 |
(二)英美法系关于着手的学说评析 | 第31-34页 |
1. 犯意确证说 | 第32页 |
2. 接近完成说 | 第32-33页 |
3. 实质步骤说 | 第33页 |
4. 概然停止说 | 第33-34页 |
(三)我国大陆地区刑法关于实行着手的学说评析 | 第34-37页 |
1. 通说的观点:形式客观说 | 第34-35页 |
2. 实质客观说之提倡与兴起 | 第35-37页 |
五、间接正犯实行行为的着手认定 | 第37-44页 |
(一)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学说及评析 | 第37-40页 |
1. 利用者说 | 第37-38页 |
2. 被利用者说 | 第38-39页 |
3. 个别化说 | 第39-40页 |
(二)我国大陆地区学界的观点评析 | 第40-41页 |
(三)本文立场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