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5页 |
| ·植物区系的概念 | 第11页 |
| ·植物区系的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 ·植物区系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植物区系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 ·区系统计分析法 | 第12-14页 |
| ·区系成分分析法 | 第14页 |
| ·分布区类型分析法 | 第14-15页 |
| ·特有性分析法 | 第15-16页 |
| ·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 第17-20页 |
|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 第17-19页 |
| ·世界植物区系区划 | 第19-20页 |
|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 第20-23页 |
| ·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历史 | 第20-22页 |
| ·中国植物区系区划 | 第22-23页 |
| ·广东植物区系概述 | 第23-25页 |
| 2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进程概述 | 第25-26页 |
| 3 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调查研究过程 | 第26-28页 |
| ·外业调查 | 第26页 |
| ·内业整理 | 第26-28页 |
| 4 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28-34页 |
| ·自然条件 | 第28-30页 |
| ·地理位置及范围 | 第28-29页 |
| ·地质地貌 | 第29页 |
| ·水文状况 | 第29页 |
| ·气候条件 | 第29页 |
| ·土壤 | 第29-30页 |
| ·植被概述 | 第30-34页 |
| ·植被类型划分 | 第30页 |
| ·典型植被类型概述 | 第30-34页 |
| 5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第34-52页 |
| ·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第34页 |
| ·科的多样性分析 | 第34-36页 |
| ·科的数量分析 | 第35-36页 |
| ·优势科数量分析 | 第36页 |
| ·属的多样性分析 | 第36-38页 |
| ·属的数量分析 | 第36-37页 |
| ·多种属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种属分析 | 第38页 |
| ·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 | 第38-52页 |
| ·科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 ·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 | 第40-46页 |
| ·种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 | 第46-52页 |
| 6 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有现象分析 | 第52-55页 |
| ·特有科分析 | 第52页 |
| ·特有属分析 | 第52页 |
| ·特有种分析 | 第52-55页 |
| 7 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 第55-58页 |
| ·多样性比较分析 | 第55-56页 |
| ·相似性比较分析 | 第56-58页 |
| 8 珍稀濒危植物统计分析 | 第58-60页 |
| 9 结论和讨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 附录B 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现状图 | 第71-72页 |
| 附录C 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分布图 | 第72-73页 |
| 附录D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 | 第73-115页 |
| 附录E 保护区部分植物照片 | 第115-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