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宣德宫廷诗坛的形成 | 第9-21页 |
·宣德宫廷诗坛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 第9-12页 |
·昌隆兴盛的经济环境 | 第9-10页 |
·河清海晏的政治环境 | 第10-11页 |
·宽松开明的文化环境 | 第11-12页 |
·宣德宫廷诗坛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12-21页 |
·宣德宫廷诗坛主要创作人员及其生平心态 | 第13-17页 |
·宣德宫廷诗和台阁体文学的相关问题 | 第17-19页 |
·宣德宫廷诗坛的创作场所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明宣宗与宣德宫廷诗人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 | 第21-41页 |
·明宣宗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 | 第21-30页 |
·明宣宗的诗歌主张 | 第21-23页 |
·明宣宗的诗歌创作 | 第23-30页 |
·“三杨”等宣德宫廷诗人的诗歌观念与诗歌创作 | 第30-35页 |
·“三杨”等宫廷诗人的诗歌观念 | 第30-32页 |
·“三杨”等宣德宫廷诗人的诗歌创作 | 第32-35页 |
·明宣宗与宣德宫廷诗人在诗歌观念和诗歌创作上的互动 | 第35-41页 |
·明宣宗与宣德宫廷诗人在诗歌观念上的互动 | 第35-36页 |
·明宣宗与宣德宫廷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互动 | 第36-41页 |
第三章 宣德宫廷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 第41-50页 |
·宣德宫廷诗坛在宣德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 第41-42页 |
·宣德宫廷诗坛在明代文坛的地位和影响 | 第42-44页 |
·宣德宫廷诗坛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第44-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