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源污染控制的动力学研究手段—电子智能土壤原位抗剪力测定仪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土壤可侵蚀性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土壤可侵蚀性的概念以及细分 | 第11-12页 |
·土壤抗冲性指标的选取 | 第12-13页 |
·国外土壤抗冲性测定的方法 | 第13页 |
·国内土壤抗冲性的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14-20页 |
·土壤抗冲性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测定土壤抗剪强度的已有实验仪 | 第15-18页 |
·主要创新成果 | 第18-20页 |
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0-25页 |
·土壤抗剪力的测定原理——库仑定律 | 第20-21页 |
·电子智能土壤原位抗剪力测定仪总体设计 | 第21-25页 |
·设计思路 | 第21-22页 |
·组成框图 | 第22页 |
·仪器示意图 | 第22-25页 |
3 机械结构及驱动系统设计 | 第25-32页 |
·机械结构设计 | 第25-27页 |
·剪切环设计 | 第25页 |
·机械驱动支撑底座设计 | 第25-26页 |
·绞盘传动系统 | 第26-27页 |
·电机驱动系统设计 | 第27-32页 |
·电机驱动系统总体方案 | 第27-28页 |
·电机选型 | 第28-29页 |
·力能参数计算推导 | 第29-30页 |
·JLBS 型测力传感器 | 第30页 |
·蓄电池选型 | 第30-32页 |
4 仪器各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2-45页 |
·单片机微控制器选型 | 第32-33页 |
·C8051F 单片机功能简介 | 第32-33页 |
·C8051F340 系列MCU 的结构框图 | 第33页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44页 |
·总体硬件设计图 | 第33-34页 |
·系统供电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人机界面设计 | 第35-37页 |
·串口通讯 | 第37-39页 |
·剪切力检测设计 | 第39-41页 |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41-44页 |
·仪器控制部分、数据采集存储部分实物图 | 第44-45页 |
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5-71页 |
·单片机硬件平台软件设计 | 第45-67页 |
·数据采集功能 | 第45-51页 |
·数据存储及串行通讯 | 第51-57页 |
·电动机控制 | 第57-60页 |
·人机接口 | 第60-67页 |
·用户应用软件设计 | 第67-71页 |
·数据通讯软件 | 第67-68页 |
·数据分析软件 | 第68-71页 |
6 仪器检验 | 第71-87页 |
·仪器检验 | 第71-80页 |
·室内直剪试验 | 第71页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71-73页 |
·试验数据计算 | 第73页 |
·试验数据线性回归处理 | 第73-80页 |
·仪器原位测试 | 第80-87页 |
·现场测试 | 第80-81页 |
·原位测定程序、数据及波形 | 第81-85页 |
·仪器测试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7 结论 | 第87-88页 |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87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