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虚假的反叛者与被操纵的文化符号--重读“垮掉的一代之王”杰克·凯鲁雅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0-16页
第一部分:虚假的反叛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凯鲁雅克第16-39页
 一、传统价值观的确立:杰克·凯鲁雅克的小镇生活第17-23页
  (一) 教区学校培养第20-21页
  (二) 家庭环境影响第21-23页
 二、禁欲与享乐的碰撞:纽约大都市生活与到西部去第23-34页
  (一) “垮掉的一代”朋友圈第23-27页
  (二) 与尼尔·卡萨迪的结交以及西部寻梦第27-32页
  (三) 凯鲁雅克与禅宗第32-34页
 三、重归传统:成名后的荣与耻第34-39页
第二部分:关于“自发式写作”第39-44页
 一、“自发式写作”的特征描述第39-40页
 二、“自发式写作”的形成过程第40-42页
 三、先锋性与革命性的悖论第42-44页
第三部分:重读小说《在路上》第44-51页
 一、小说《在路上》的主题探讨第44-47页
  (一) 经济:战后美国乐观自信时代精神的反映第44-45页
  (二) 政治:普通民众对于国家机器的无条件服从第45-46页
  (三) 文化:四五十年代美国保守主义文化主流的体现第46-47页
 二、狄安·莫里亚蒂:从反面丑角到正面英雄第47-51页
第四部分:被操纵的文化符号第51-59页
 一、五十年代:从文学事件演进为文化运动第51-54页
 二、六十年代:酒神精神的文化象征第54-57页
 三、七十年代至今:消费时代的时尚标签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注释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敛与外化--论索尔·贝娄作品中犹太性的表现
下一篇:心灵的契合--米修作品中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