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索尔·贝娄的创作与“犹太性 | 第13-23页 |
第一节 索尔·贝娄的生平及创作 | 第13-18页 |
第二节 索尔·贝娄的“犹太性” | 第18-23页 |
一 “犹太性”的界定 | 第19-20页 |
二 国内索尔·贝娄犹太性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索尔·贝娄作品中犹太性的表现 | 第23-44页 |
第一节 犹太性的内敛——含蓄、隐晦 | 第24-34页 |
一 主人公的名字与犹太传统 | 第24-26页 |
二 客民身份意识 | 第26-27页 |
三 知识分子小说与犹太崇智传统 | 第27-29页 |
四 流浪史程 | 第29-32页 |
五 犹太式“父与子”母题的运用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犹太性的外化——关注犹太人的历史和现实 | 第34-44页 |
一 直面“大屠杀”和反犹主义 | 第34-39页 |
二 犹太人,你该何去何从? | 第39-41页 |
三 黑人和犹太人——歧视存在于他们之间 | 第41-44页 |
第三章 永远的矛盾集合体——“世界化”品性与深重的民族记忆 | 第44-56页 |
第一节 “世界化”品性 | 第44-49页 |
一 索尔·贝娄的“大同”思想 | 第44-48页 |
二 犹太文化中隐含的“世界化”趋势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深重的民族记忆 | 第49-53页 |
一 强势的童年记忆 | 第50页 |
二 对“大屠杀”的深重记忆 | 第50-52页 |
三 对“以色列”无可名状的熟悉感 | 第52-53页 |
第三节 美国犹太作家的尴尬处境与创作契机 | 第53-56页 |
一 美国犹太作家的尴尬处境 | 第53-55页 |
二 创作的契机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