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高超声速进气道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8-15页 |
·国内外固体燃料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现状与发展 | 第15-17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压力梯度可控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 | 第19-26页 |
·变压力梯度内收缩基准流场设计方法 | 第20页 |
·沿程压力分布规律 | 第20-22页 |
·压力分布对基准流场性能的影响 | 第22-24页 |
·压力分布系数a对基准流场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压力分布系数b对基准流场性能的影响 | 第23-24页 |
·型面压升规律可控的三维压缩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 | 第24-26页 |
3 压力梯度可控内收缩进气道数值模拟 | 第26-43页 |
·三种升压规律基准流场特性研究 | 第26-32页 |
·基准流场设计参数与模型构造 | 第26-27页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7页 |
·无粘设计状态(M6)流场特性 | 第27-28页 |
·无粘非设计点(M4、M5)流场特性 | 第28-29页 |
·喉道截面及出口截面性能参数 | 第29-31页 |
·粘性数值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页 |
·三种升压规律进气道流场分析 | 第32-38页 |
·进气道模型 | 第32-33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模型一流场分析 | 第34-35页 |
·模型二流场分析 | 第35-36页 |
·模型三流场分析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切唇口对内收缩进气道流场及性能影响 | 第38-43页 |
·模型构建及数值模拟方法 | 第38-39页 |
·模型a流场分析 | 第39-40页 |
·模型b流场分析 | 第40-41页 |
·模型c流场分析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建立 | 第43-50页 |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数值模拟基本假设 | 第44-45页 |
·燃烧模型 | 第45-46页 |
·固体燃料的热解模型 | 第46-48页 |
·固体燃料的燃速模型 | 第48-50页 |
5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数值模拟 | 第50-65页 |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0-52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63页 |
·不同时刻速度场特性 | 第52-53页 |
·回流区特性 | 第53-54页 |
·压力场特性 | 第54-56页 |
·燃烧室温度场特性 | 第56-57页 |
·燃烧室内化学组分分析 | 第57-59页 |
·沿轴向壁面压力分布压力 | 第59-60页 |
·燃料退移速率 | 第60-61页 |
·三维模型验证计算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65-6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6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