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符河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 第9-17页 |
| ·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 第9-15页 |
| ·地形地貌与地质 | 第10页 |
| ·植被与物种 | 第10-12页 |
| ·水文水资源 | 第12-13页 |
| ·水利工程 | 第13页 |
| ·河道及其治理 | 第13-15页 |
|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 第15-17页 |
| ·生态环境问题 | 第15-16页 |
| ·原因分析 | 第16-17页 |
| 2 研究路线及修复目标 | 第17-26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国外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国内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本次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生态修复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21-26页 |
| ·修复目标及实施步骤 | 第21-24页 |
| ·主要修复内容 | 第24-26页 |
| 3 干流生态基流量计算与生态补水模拟 | 第26-43页 |
| ·干流生态基流量计算 | 第26-35页 |
| ·计算步骤 | 第26-29页 |
| ·典型河段生态基流量的确定 | 第29-35页 |
| ·干流生态补水模拟 | 第35-43页 |
| ·补水方案比选 | 第35-36页 |
| ·模型及参数选择 | 第36-38页 |
| ·生态补水模拟 | 第38-43页 |
| 4 卧虎山水库优化调度 | 第43-63页 |
| ·卧虎山水库水功能定位 | 第43-44页 |
| ·防洪功能 | 第43页 |
| ·供水功能 | 第43-44页 |
| ·生态服务功能 | 第44页 |
| ·水量优化调度模型 | 第44-48页 |
| ·调度原理 | 第44页 |
| ·约束条件 | 第44-45页 |
| ·数据输入 | 第45-48页 |
| ·合理调度模式 | 第48-63页 |
| ·不考虑生态补水的调度模式(模式1) | 第48-52页 |
| ·考虑生态补水的调度模式(模式2) | 第52-56页 |
| ·实施供水调整的调度模式(模式3) | 第56-60页 |
| ·模式优选 | 第60-63页 |
| 5 关健技术及示范工程 | 第63-78页 |
|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 第63-72页 |
| ·上游三川水土保持工程技术 | 第63-65页 |
| ·卧虎山水库水质保护技术 | 第65-67页 |
| ·骨干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 第67-70页 |
| ·河口湿地恢复设计 | 第70-72页 |
| ·典型河段示范工程建设 | 第72-78页 |
| ·工程概况 | 第72-73页 |
| ·设计理念与原则 | 第73页 |
| ·生态示范工程建设 | 第73-78页 |
| 6 保障措施 | 第78-80页 |
| ·组织保障 | 第78页 |
| ·政策保障 | 第78-79页 |
| ·资金保障 | 第79-80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建议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