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云南边远地区“1+N”专递课堂的实施现状及教学成效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1页
        一、导论第9页
        二、问题提出第9页
        三、研究意义第9-11页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第11-14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11-12页
        二、理论依据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4-20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8-20页
    第四节 研究设计第20-24页
        一、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3页
        三、研究过程第23-24页
第二章 云南省“1+N”专递课堂的实施现状第24-49页
    第一节 全国专递课堂建设背景第24-30页
        一、全国专递课堂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发展第24-25页
        二、全国专递课堂建设目标第25-27页
        三、全国专递课堂发展的动力分析第27-30页
    第二节 云南省“1+N”专递课堂建设的基本概况第30-33页
        一、云南省“1+N”专递课堂建设背景第30-31页
        二、云南省“1+N”专递课堂应用概述第31-33页
    第三节 云南省“1+N”专递课堂实际应用和管理第33-49页
        一、“1+N”专递课堂具体建设学校和班级的选择第33-35页
        二、专递课堂具体操作应用和流程第35-45页
        三、云南省“1+N”专递课堂的组织管理第45-46页
        四、云南省“1+N”专递课堂建设的动力与阻力第46-49页
第三章 云南省边远地区“1+N”专递课堂教学成效的个案研究第49-65页
    第一节 个案研究对象第49-54页
        一、个案的选择第49-51页
        二、调查目的第51页
        三、项目背景情况第51-53页
        四、样本的构成第53-54页
    第二节 专递课堂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第54-62页
        一、专递课堂对主辅课堂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第55-56页
        二、接受专递课堂前后主辅课堂与对照组的成绩对比情况第56-59页
        三、是否接受过专递课堂对于教育薄弱地区学生学业的影响第59-62页
    第三节 学生相关人口学信息对于成绩的影响第62-65页
        一、专递课堂对于不同性别学生的影响第62页
        二、专递课堂对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影响第62-63页
        三、专递课堂对于父母受教育水平不同学生的影响第63-65页
第四章 云南省“1+N”专递课堂建设成效分析第65-79页
    第一节 访谈调研第65-67页
    第二节 “1+N”专递课堂建设取得的成效第67-73页
        一、解决了教学点缺师少教导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第67-69页
        二、提高乡村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区域教师队伍总水平的发展和提升第69-70页
        三、缩小教育资源鸿沟,营造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环境第70-72页
        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师生能力共同提升第72-73页
    第三节 “1+N”专递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73-79页
        一、多校互动加大教学难度第73-75页
        二、主辅课堂教师缺乏有效沟通,协同备课与课后反馈不足第75-77页
        三、容易受设备和网络影响,主辅教师缺乏相关的使用培训第77-79页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第79-88页
    第一节 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专递课堂管理体系第79-81页
        一、实现各部门全方位、无阻碍的交流与监管第79-80页
        二、健全各级的评价和考核机制第80页
        三、建立体系化的奖惩准则第80-81页
    第二节 学校应促进专递课堂与日常教学的结合,实现常态化应用第81-84页
        一、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第82-83页
        二、定期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第83页
        三、形成完善的校内管理制度第83-84页
    第三节 教师需融合新型教学模式,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第84-88页
        一、加强课前教师间的合作第85页
        二、促进课中各班级间的协调第85-87页
        三、注重课后的反馈和反思第87-88页
结语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附录第93-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英语语境词汇教学实证研究
下一篇:美国主流媒体建构中国企业形象的话语策略研究 ——以《纽约时报》中华为企业形象建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