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事速裁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热潮:民商事速裁的兴起与实践 | 第8-11页 |
(一) 速裁的兴起 | 第8-9页 |
(二) 速裁机制的法理基础 | 第9-10页 |
1. 效率价值 | 第9页 |
2. 公平公正价值 | 第9-10页 |
(三) 速裁的实践效果 | 第10-11页 |
二、瓶颈:速裁机制的误区与缺陷 | 第11-17页 |
(一) 速裁机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11-13页 |
(二) 速裁程序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 第13-14页 |
(三) 速裁相关匹配制度不完善 | 第14-17页 |
1. 速裁案件范围存在争议 | 第14-15页 |
2. 送达制度不完善 | 第15页 |
3. 程序转换与衔接不畅 | 第15-16页 |
4. 速裁与全院审判的协调 | 第16-17页 |
三、出路——速裁机制的完善与重构 | 第17-27页 |
(一) 赋予速裁机制独立的程序定位 | 第17-18页 |
(二) 速裁机制具体程序设计 | 第18-27页 |
1. 速裁案件的繁简分流 | 第18-20页 |
2. 重构速裁的启动方式 | 第20-21页 |
3. 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与救济 | 第21-22页 |
4. 机构与人员设置 | 第22-23页 |
5. 送达保障 | 第23-25页 |
6. 关于期间的规定 | 第25页 |
7. 程序的转换 | 第25-26页 |
8. 促进速裁与全院工作协调发展 | 第26-27页 |
四 结论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