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绩效考核理论及我国检察院引入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 第12-18页 |
一、绩效考核理论 | 第12-13页 |
(一) 绩效 | 第12页 |
(二) 绩效考核的内容 | 第12-13页 |
(三) 检察院的绩效考核 | 第13页 |
二、我国检察院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 | 第13-15页 |
三、检察院引入绩效考评机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第15-18页 |
(一) 现代社会追求效率的特点要求检察院实行绩效考核 | 第15-16页 |
(二) 检察院的组织性要求对检察官实行绩效考核管理 | 第16页 |
(三) 检察官的职业特点决定应当对其实行绩效考核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检察院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证考察 | 第18-27页 |
一、法律法规关于检察院绩效考核的规定 | 第18-22页 |
(一) 检察院绩效考核的目的 | 第18-19页 |
(二) 检察院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19-20页 |
(三) 检察院绩效考核的方式方法 | 第20-21页 |
(四) 检察院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 第21-22页 |
二、检察院绩效考核的实际操作 | 第22-27页 |
(一) 关于考核的目的 | 第22-24页 |
(二) 详细量化的考核标准 | 第24-25页 |
(三) 对程序的考核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现行绩效考核对检察权行使的影响 | 第27-38页 |
一、模糊的考核目的加剧了公检法“流水作业” | 第27-29页 |
(一) 公检法的权力配置导致刑事诉讼“流水作业”构造 | 第27-28页 |
(二) 模糊的绩效考核目的加剧了公检法“流水作业” | 第28-29页 |
二、考核标准和方式不科学扭曲了检察权行使 | 第29-38页 |
(一) 讳莫如深的“无罪率” | 第29-31页 |
(二) 反复无休的撤诉 | 第31-32页 |
(三) 忽视人权保障的法律监督 | 第32-34页 |
(四) 对程序考评的忽视导致正当程序被规避 | 第34-38页 |
第四章 我国检察院绩效考核制度的优化重构 | 第38-46页 |
一、绩效考核应当以独立公正司法为目标 | 第38-40页 |
(一) 公检法各自独立行使职权是公正司法的基础 | 第38-39页 |
(二) 绩效考核的目的应当是促使检察机关独立、公正司法 | 第39-40页 |
二、考评的标准应当能够优化检察权的行使 | 第40-44页 |
(一) 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方式相结合 | 第40-41页 |
(二) 量化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当遵循检察权行使的客观规律 | 第41-43页 |
(三) 保障人权应当成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应有之义 | 第43-44页 |
三、对程序的遵守和监督应当成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 第44-46页 |
(一) 遵守程序应当成为检察院自身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 第44页 |
(二) 对程序遵守的监督应当成为检察监督的重要内容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