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城市居民旅游客流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7页
   ·研究背景第8-11页
     ·国外研究背景第8-9页
     ·国内研究背景第9-11页
   ·理论基础第11-13页
   ·研究思路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相关概念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7-25页
   ·研究区基本概况第17-21页
     ·区位条件优越第17页
     ·人文类旅游资源赋存较高第17-18页
     ·市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长较快第18页
     ·不同收入阶层的年人均收支差距不断拉大第18-20页
     ·城市客源市场比较发育,但市民消费能力较低第20-21页
   ·客源细分市场的基本特征第21-25页
     ·市场细分指标的选择第21-22页
     ·抽样样本的代表性第22-25页
3 市民省际、省内、市内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第25-47页
   ·研究假设第25页
   ·数据来源第25-27页
     ·问卷设计第25-26页
     ·问卷调查第26-27页
   ·城市居民省际旅游流的空间格局第27-37页
     ·城市居民出游率的省际差异分析第28-30页
     ·不同收入群体出游率的省际差异分析第30-37页
   ·城市居民省内旅游客流的空间格局第37-43页
     ·城市居民出游率的省内差异分析第37-39页
     ·不同收入群体出游率的省内差异分析第39-43页
   ·城市居民市内旅游客流的空间格局第43-45页
   ·小结第45-47页
4 客源地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的地理成因分析第47-64页
   ·假设条件第47-48页
   ·研究方法第48页
   ·市民省际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的地理成因分析第48-57页
     ·出游率与旅游资源赋存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9-54页
     ·出游率与实地距离第54-57页
   ·城市居民省内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的地理成因分析第57-60页
     ·出游率与区域旅游资源赋存第57-59页
     ·出游率与实地距离第59-60页
   ·城市居民市内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的地理成因分析第60-61页
     ·历史出游率与区域旅游资源赋存第60页
     ·历史出游率与实地距离第60-61页
   ·小结第61-64页
5 客源地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的个体心理成因第64-75页
   ·研究方法第64页
   ·数据处理第64-65页
   ·个体心理感知评价指标的选取第65页
   ·游前的感知评价指标与出游率的相关性分析第65-69页
     ·游前的感知评价的客观因子与出游率的相关性分析第65-67页
     ·游前的感知评价的主观因子与出游率的相关性分析第67-69页
   ·最近一次出游过程情况与出游率的相关性分析第69-71页
   ·游后的态度与出游率的相关性分析第71-73页
   ·小结第73-7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5-79页
   ·结论第75-78页
     ·城市居民省际、省内、市内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特征第75-76页
     ·客源地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的地理成因分析第76-78页
     ·客源地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的个体心理成因第78页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附录1第84-86页
附录2第86-90页
附录3第90-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发展研究
下一篇:牛背梁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