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2 休闲产业及其内涵 | 第13-21页 |
·休闲、旅游和游憩 | 第13-16页 |
·休闲的内涵 | 第13-14页 |
·休息、游憩、旅游、娱乐与休闲 | 第14-16页 |
·休闲产业及其发展背景 | 第16-18页 |
·对休闲产业的界定 | 第16-17页 |
·休闲产业与经济发展 | 第17-18页 |
·休闲产业国际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休闲产业国内研究趋势 | 第19页 |
·评述与小结 | 第19-21页 |
3 休闲产业带及其形成机理 | 第21-27页 |
·休闲产业带形成理论 | 第21-24页 |
·产业带理论 | 第21-22页 |
·旅游走廊 | 第22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2-23页 |
·“点—轴”系统理论 | 第2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休闲产业带形成机理与特征 | 第24-27页 |
·休闲产业带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 | 第24-25页 |
·休闲产业带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休闲产业带的主要功能 | 第26-27页 |
4 西安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发展的资源—市场—产品分析 | 第27-41页 |
·秦岭北麓休闲资源潜力分析 | 第27-30页 |
·休闲资源分类 | 第27-29页 |
·休闲资源评价 | 第29-30页 |
·区位优势 | 第30页 |
·秦岭北麓休闲市场需求 | 第30-34页 |
·休闲客源市场 | 第31页 |
·市场细分 | 第31-32页 |
·客源感知评价 | 第32-33页 |
·客源市场需求特征 | 第33-34页 |
·秦岭北麓休闲产业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 第34-35页 |
·秦岭北麓休闲产品开发 | 第35-41页 |
·资源—市场—产品关联互动分析 | 第35-36页 |
·休闲产品开发原则 | 第36页 |
·休闲产品开发思路 | 第36页 |
·休闲产品开发方向 | 第36-39页 |
·秦岭北麓未来产品的开发 | 第39-41页 |
5 西安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构建 | 第41-49页 |
·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范围界定 | 第41-42页 |
·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产业类型 | 第42-44页 |
·发展阶段判定 | 第42页 |
·产业类型 | 第42-44页 |
·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空间结构 | 第44-45页 |
·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发展构想 | 第45-49页 |
·发展目标 | 第45-46页 |
·特色板块 | 第46-49页 |
6 西安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开发战略 | 第49-58页 |
·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定位 | 第49-50页 |
·产业定位 | 第49页 |
·市场定位 | 第49页 |
·功能定位 | 第49-50页 |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第50-53页 |
·培育新轴线,形成网络结构 | 第50-52页 |
·加大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第52页 |
·加强休闲景点信息网建设 | 第52-53页 |
·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开发策略 | 第53-58页 |
·增加新节点,充实产业带 | 第53页 |
·开发特色休闲产业 | 第53-54页 |
·强化政府支持系统 | 第54-55页 |
·推进市场机制建设 | 第55页 |
·加强宣传促销 | 第55页 |
·实施联合开发策略 | 第55-56页 |
·促进休闲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 第56页 |
·促进管理规范化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一 | 第64-66页 |
附录二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