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2-34页 |
·坚韧性的概念 | 第12-14页 |
·坚韧性的测量 | 第14-16页 |
·坚韧性人格形成的理论模型 | 第16-18页 |
·坚韧性人格与健康和绩效关系的模型 | 第16-17页 |
·坚韧性与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 | 第17-18页 |
·坚韧性的相关实证研究 | 第18-26页 |
·坚韧性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研究 | 第18-19页 |
·坚韧性与健康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坚韧性与生活事件压力、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 第22-23页 |
·坚韧性在工作领域中的研究 | 第23-24页 |
·坚韧性的跨文化研究 | 第24-25页 |
·坚韧性在实践领域的运用 | 第25-26页 |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6-28页 |
·坚韧性概念 | 第26页 |
·坚韧性结构 | 第26-27页 |
·坚韧性理论的文化普适性问题 | 第27-28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8页 |
·理论意义 | 第28页 |
·实践意义 | 第28页 |
·本研究有关坚韧性结构的理论建构 | 第28-34页 |
·坚韧性的定义 | 第28-29页 |
·坚韧性的结构 | 第29-34页 |
2.研究一:开放式问卷与访谈调查研究 | 第34-37页 |
·目的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页 |
·被试 | 第34页 |
·程序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开放式问卷的结果 | 第34-35页 |
·访谈的结果 | 第35页 |
·有关结果的分析 | 第35-36页 |
·大学生坚韧性结构的修订 | 第36-37页 |
3.研究二:预测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7-45页 |
·研究目的 | 第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预试问卷的编制 | 第37页 |
·被试 | 第37页 |
·实施方法与程序 | 第37-38页 |
·统计处理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项目分析 | 第38-39页 |
·因素分析的适当性 | 第39页 |
·项目筛选 | 第39-40页 |
·因素的确立和命名 | 第40-42页 |
·大学生坚韧性结构的再次修订 | 第42-43页 |
·问卷的信度 | 第43页 |
·问卷的效度 | 第43-45页 |
4.研究三:正式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5-50页 |
·目的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46页 |
·工具 | 第45页 |
·被试 | 第45-46页 |
·实施方法与程序 | 第46页 |
·统计处理 | 第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模型评价标准 | 第46-47页 |
·原模型的修正 | 第47页 |
·竞争模型的数据拟合情况及其比较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及对大学生坚韧性结构的确立 | 第48-50页 |
5.研究四:坚韧性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的探究 | 第50-57页 |
·目的 | 第50页 |
·假设 | 第50页 |
·方法 | 第50-51页 |
·工具 | 第50-51页 |
·被试 | 第51页 |
·程序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坚韧性、应对方式、压力和心理症状总分的相关系数矩阵 | 第51-52页 |
·坚韧性对心理健康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 | 第52-53页 |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53-57页 |
6.研究五:大学生坚韧性特质的一般现状研究 | 第57-60页 |
·目的 | 第57页 |
·方法 | 第57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57-60页 |
·不同性别大学生坚韧性特点的现状分析 | 第57页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坚韧性特点的现状分析 | 第57-58页 |
·担任干部与否大学生坚韧性特点的比较 | 第58页 |
·不同年级大学生坚韧性特点的现状分析 | 第58-59页 |
·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坚韧性特点比较 | 第59页 |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 | 第59-60页 |
7.总的讨论 | 第60-66页 |
·关于测量工具 | 第60-62页 |
·关于大学生坚韧性结构的建构 | 第60-61页 |
·确立的坚韧性结构与中国文化背景的关系 | 第61页 |
·关于测量工具 | 第61-62页 |
·关于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的综合使用 | 第62页 |
·关于坚韧性对心理健康的保护机制 | 第62-63页 |
·关于坚韧性的一般现状特点 | 第63-65页 |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坚韧性分析 | 第63-64页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坚韧性分析 | 第64页 |
·担任干部与否大学生的坚韧性分析 | 第64页 |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坚韧性分析 | 第64-65页 |
·来自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坚韧性分析 | 第65页 |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第65-66页 |
8.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附录 | 第74-84页 |
附录1:开放式调查问卷 | 第74-75页 |
附录2:专家评定表 | 第75-78页 |
附录3:大学生坚韧性预测问卷 | 第78-80页 |
附录4:大学生坚韧性正式问卷 | 第80-82页 |
附录5:预测问卷学生评定表 | 第82-83页 |
附录6:问卷施测注意事项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