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化学论文

东海陆架区悬浮颗粒物中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比例变化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种群结构重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6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第12-19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生物标志物第12-16页
     ·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第16-19页
       ·光合色素第16-17页
       ·类脂生物标志物第17-19页
   ·海水表层温度(SST)—U_(37)~(K')指标的应用第19-21页
   ·陆源生物标志物第21-25页
     ·长链正构烷烃(n-Alkane)第22-24页
     ·长链正构醇类(n-Alkanol)第24-25页
   ·东海古环境的研究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2 实验部分第26-33页
   ·研究区域—东海第26-28页
   ·研究材料第28-30页
     ·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第28页
     ·沉积物柱状样 B3 岩芯的采集第28-30页
   ·研究方法第30-33页
     ·悬浮颗粒物样品的分析第30-31页
     ·沉积物柱状样的分析第31-33页
3 东海陆架区悬浮颗粒物中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比例及种群结构意义第33-41页
   ·生物标志物的垂直分布第36-38页
   ·生物标志物相对比例的水平分布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4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第41-51页
   ·表层海水温度(SST)第43-44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第44-47页
   ·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第47-49页
   ·陆源植被生物标志物—长链正构烷烃的变化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5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4页
致谢第64-65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秋冬季黄东海悬浮颗粒物部分化学组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黄河、长江和珠江入海沉积物风化指标及流域风化强度比较和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