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圆山药离体培养及嫩茎再生芽细胞组织学观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 薯蓣属植物简介第10-11页
 2 薯蓣属植物的离体培养研究进展第11-14页
 3 薯蓣属植物的引种驯化及人工栽培第14-16页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圆山药的离体培养第17-2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材料及试剂第17页
     ·材料第17页
     ·仪器设备、用具第17页
   ·方法第17-19页
     ·培养基的配制及培养条件第17-18页
     ·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第18页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18页
     ·不定芽的诱导第18页
     ·腋芽增殖第18页
     ·不定根的诱导第18-19页
     ·试管苗移栽第19页
     ·圆山药组织培养中褐化现象的研究第1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9-26页
   ·不同消毒时间对不同外植体的影响第19-20页
   ·圆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0-22页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圆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0-21页
     ·圆山药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第21-22页
   ·丛生芽诱导第22-23页
   ·圆山药的腋芽增殖培养第23页
   ·试管苗的生根第23-24页
   ·试管苗移栽前培养瓶开盖炼苗对移栽的影响第24-25页
   ·生长调节剂、培养基硬度和活性炭对褐化的防治第25-26页
     ·取室内栽培的圆山药的茎段第25-26页
     ·培养基硬度与活性炭对褐化的影响第26页
 3. 讨论第26-29页
   ·薯蓣科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的发生及起源第26-27页
   ·外植体类型及消毒方式与愈伤组织诱导的关系第27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和分化的影响第27页
   ·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圆山药腋芽增殖的影响第27-28页
   ·愈伤组织褐化因素及防治措施第28-29页
第三章 圆山药嫩茎离体培养再生芽发生的细胞组织学观察第29-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页
   ·材料第29页
   ·方法第29页
     ·石蜡制片法第29页
     ·显微观察第29页
 2 结果分析第29-34页
   ·圆山药嫩茎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形态学变化第29-30页
   ·圆山药嫩茎外植体离体培养中的脱分化与再分化组织学观察第30-34页
     ·圆山药嫩茎解剖结构的特点第30-31页
     ·圆山药嫩茎在2,4-D诱导培养基培养的细胞脱分化观察第31-34页
 3. 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第36-37页
 1 总结第36页
 2 创新点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作者简介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虫草素高效富集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不同黑麦草品种高温抗性与抗旱性的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