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光网络和混沌扩频码分多址光接入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绪论 | 第12-20页 |
| ·接入网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 ·本文研究重点及意义 | 第15-16页 |
| ·无源光网络已逐渐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 ·本文所研究课题的重要性 | 第16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 第二章.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研究 | 第20-43页 |
| ·引言 | 第20-21页 |
| ·PON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 ·大容量、大分支PON的构建问题 | 第26-28页 |
| ·TDM/WDM混合PON系统方案 | 第28-38页 |
| ·TDM/WDM PON方案的意义 | 第28-29页 |
| ·TDM/WDM PON主要方案分析 | 第29-31页 |
| ·基于LLID的带宽分配算法研究 | 第31-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第三章.新型无源光网络和码分多址光接入系统研究 | 第43-68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OCDMA现状及关键技术 | 第43-49页 |
| ·WDM-PON系统方案 | 第49-59页 |
| ·系统方案 | 第50-52页 |
| ·系统测试 | 第52-59页 |
| ·WDM/OCDMA混合PON系统方案设计 | 第59-66页 |
| ·WDM和OCDMA结合的意义 | 第59-60页 |
| ·WDM和OCDMA结合的研究现状 | 第60页 |
| ·本文所提OCDMA-WDM-PON方案分析 | 第60-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第四章.混沌扩频码分多址光接入与无源光网络研究 | 第68-102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已提出的地址码存在的问题 | 第68-72页 |
| ·光地址码的主要局限性 | 第69-71页 |
| ·光编/解码器方面的考虑 | 第71-72页 |
| ·混沌的数学定义与特征 | 第72-76页 |
| ·混沌扩频序列的设计 | 第76-83页 |
| ·混沌扩频序列的仿真研究 | 第83-87页 |
| ·初始值敏感性 | 第84页 |
| ·相关特性 | 第84-87页 |
| ·误码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87-97页 |
| ·基于混沌扩频码的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 第87-93页 |
| ·基于OOC编码的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 第93-96页 |
| ·减小多址干扰的措施 | 第96-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 第五章.ROF与无源光网络混合系统研究 | 第102-119页 |
| ·引言 | 第102-103页 |
| ·ROF技术 | 第103-109页 |
| ·ROF技术提出的背景 | 第103页 |
| ·ROF的系统结构及实现策略 | 第103-105页 |
| ·ROF的技术特点 | 第105-106页 |
| ·ROF的传输方案比较 | 第106-109页 |
| ·ROF技术的应用 | 第109页 |
| ·混合接入网方案设计 | 第109-112页 |
| ·差分ROF系统的实验分析 | 第112-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 第六章.结束语 | 第119-123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19-122页 |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22-123页 |
| 缩略词 | 第123-126页 |
| 致谢 | 第126-127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