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认定理论体系研究及应用系统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论文背景 | 第11页 |
| ·责任认定定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 ·电子商务现状 | 第12-13页 |
| ·责任认定现状 | 第13-16页 |
|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一种新的责任认定理论体系TORC | 第18-30页 |
| ·责任认定现状问题分析 | 第18页 |
| ·研究范围与设计方法 | 第18-19页 |
| ·TORC中责任认定的体系构成 | 第19-26页 |
| ·层次模型 | 第20-21页 |
| ·需求层 | 第21-22页 |
| ·概念层 | 第22-23页 |
| ·交互层 | 第23-26页 |
| ·TORC中责任认定的工作机制 | 第26-29页 |
| ·机制类型 | 第26页 |
| ·工作流程 | 第26-27页 |
| ·协议使用 | 第27-28页 |
| ·关联服务 | 第28页 |
| ·服务开展 | 第28-29页 |
| ·体系分析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责任认定中的电子证据及其规范设计 | 第30-38页 |
| ·责任认定中的电子证据 | 第30-32页 |
| ·电子证据的定义 | 第30页 |
| ·电子签名 | 第30-31页 |
| ·电子证据与电子签名 | 第31-32页 |
| ·电子证据特点与使用条件分析 | 第32-33页 |
| ·电子证据流程规范设计 | 第33-36页 |
| ·产生规范 | 第33-34页 |
| ·传递规范 | 第34-35页 |
| ·保全规范 | 第35页 |
| ·获取规范 | 第35-36页 |
| ·电子证据格式设计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责任认定中的抗抵赖协议设计 | 第38-51页 |
| ·已有抗抵赖协议分析 | 第38-44页 |
| ·抗抵赖协议 | 第38-40页 |
| ·已有协议分析 | 第40-44页 |
| ·责任认定中的抗抵赖协议设计 | 第44-47页 |
| ·设计目标 | 第44-45页 |
| ·协议约定 | 第45页 |
| ·协议描述 | 第45-47页 |
| ·协议设计分析 | 第47-50页 |
| ·争端处理 | 第47-48页 |
| ·公平性分析 | 第48-49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49页 |
| ·实用性分析 | 第49页 |
| ·协议扩展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责任认定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1-77页 |
| ·设计原则 | 第51-52页 |
| ·设计目标 | 第52页 |
| ·系统设计 | 第52-70页 |
| ·层次结构分析 | 第52-54页 |
| ·逻辑结构 | 第54-57页 |
| ·系统架构 | 第57-61页 |
| ·交互流程 | 第61-70页 |
| ·系统接口与集成方法 | 第70-71页 |
| ·系统实现 | 第71-76页 |
| ·业务系统 | 第71-72页 |
| ·通用模块 | 第72-73页 |
| ·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 第73-75页 |
| ·性能测试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 ·论文总结 | 第77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附录一 责任认定系统前端接口 | 第83-85页 |
| 附录二 责任认定系统主要表设计 | 第85-87页 |
| 附录三 责任认定系统日志系统配置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