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数据库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2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闪存数据库 | 第17-28页 |
·概述 | 第17-19页 |
·闪存数据库存储管理 | 第19-25页 |
·闪存数据库索引管理 | 第25-26页 |
·闪存数据库并发控制机制 | 第26页 |
·闪存数据库事务恢复机制 | 第26-27页 |
·闪存数据库查询优化机制 | 第27-28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28-29页 |
·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29-32页 |
第2章 闪速存储器 | 第32-40页 |
·引言 | 第32页 |
·闪存及其应用 | 第32-35页 |
·闪存的优良特性 | 第32-34页 |
·闪存的广泛应用 | 第34-35页 |
·闪存的物理特性 | 第35-38页 |
·闪存芯片的类型 | 第35-36页 |
·NOR与NAND型闪存的特性比较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基于复合闪存存储结构的可靠B+树索引 | 第40-58页 |
·引言 | 第40页 |
·相关研究 | 第40-44页 |
·散列索引 | 第41页 |
·B树类索引 | 第41-44页 |
·可靠的B+树索引实现方法RBFTL | 第44-48页 |
·基本思路 | 第44-45页 |
·结点转换表快照和更新日志的记录 | 第45-47页 |
·结点转换表的快速重建 | 第47-48页 |
·复合存储结构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49页 |
·数据分析 | 第49-52页 |
·BFTL的重建机制 | 第50页 |
·FlashDB的重建机制 | 第50页 |
·RBFTL的重建机制 | 第50-52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52-55页 |
·实验设计 | 第52-53页 |
·结点转换表重建时间 | 第53-54页 |
·运行开销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8页 |
第4章 自适应的闪存存储管理方法 | 第58-76页 |
·引言 | 第58页 |
·相关研究 | 第58-61页 |
·换位更新方法 | 第58-59页 |
·基于日志的更新方法 | 第59-61页 |
·基于分离日志的闪存存储管理方法OPL | 第61-64页 |
·分离日志 | 第61-62页 |
·数据更新过程 | 第62-63页 |
·数据读取过程 | 第63-64页 |
·自适应的闪存存储管理方法OPL+ | 第64-68页 |
·基本思路 | 第64-65页 |
·数据更新和读取过程 | 第65-66页 |
·自适应模式转换 | 第66-68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68-74页 |
·实验设计 | 第68-69页 |
·日志空间大小的影响 | 第69-71页 |
·读写操作比例的影响 | 第71-73页 |
·自适应模式转换和表项压缩机制的影响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基于分离日志的事务恢复方法 | 第76-98页 |
·引言 | 第76页 |
·相关研究 | 第76-81页 |
·传统的基于日志的恢复方法 | 第76-77页 |
·基于影子分页的恢复方法 | 第77-79页 |
·IPL的恢复方法 | 第79-81页 |
·OPL的事务恢复 | 第81-90页 |
·事务对已有算法的影响 | 第81-84页 |
·日志分布表快照 | 第84-85页 |
·全局合并 | 第85-87页 |
·故障恢复 | 第87-90页 |
·OPL+的事务恢复 | 第90-93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93-96页 |
·实验设计 | 第93-94页 |
·实验数据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98-10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8页 |
·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98-99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0-112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