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完善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以本溪市为个案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4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2-14页
一、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及演进第14-18页
 (一)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涵义第14-15页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第15-18页
  1、 由救急型举措向扶贫型救济的转变(改革开放后—1993 年 5 月)第15页
  2、 城市低保制度的探索与初创阶段(1993 年 6 月一 1997 年 8 月)第15-16页
  3、 城市低保制度的推广与普及阶段(1997 年 9 月一 1999 年 9 月)第16页
  4、 城市低保制度的巩固与完善阶段(1999 年 10 月至今)第16-18页
三、 本溪市城居民市最低保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第18-31页
 (一) 本溪市城市居民最低保生活保障制度取得的成绩第18-20页
  1、 解决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第18-19页
  2、 促进了社会公平第19-20页
  3、 维护了社会稳定第20页
 (二) 本溪市城市最低保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第20-26页
  1、 无法律依托,无法全面保障第21-22页
  2、 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运行模式存在弊端第22页
  3、 低保对象收入核定难,“瞒报”现象严重第22-23页
  4、 低保对象对制度依赖性强,再就业难第23-24页
  5、 人力缺乏,工作效率难以保障第24-25页
  6、 城市低保财政投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三) 本溪市城市最低保生活保障存在问题的成因第26-31页
  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的原因第26-28页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的原因第28-31页
三、 完善我国城市最低保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路径第31-38页
 (一) 建立我国城市最低保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实现低保制度法制化第31-32页
 (二) 实行科学规范化管理第32-33页
 (三) 科学合理的确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第33-34页
 (四) 激发潜能,促进再就业第34-35页
 (五) 保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管理第35-36页
 (六) 提高低保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夯实工作基础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现“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现阶段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