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院体花鸟画写实风格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宋代院体花鸟画写实风格的美学成因 | 第9-17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9-12页 |
1 政治经济背景 | 第9页 |
2 画院制度的完善 | 第9-11页 |
3 宋徽宗赵佶的影响 | 第11-12页 |
(二) 文化背景 | 第12-17页 |
1 理学兴盛的学术背景 | 第12-13页 |
2 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 第13-14页 |
3 画论的发展 | 第14-15页 |
4 宋词的艺术氛围 | 第15-17页 |
二 宋代院体花鸟画写实风格的具体体现和精神实质 | 第17-29页 |
(一) 宋人以自然为师的求真精神 | 第17-19页 |
(二) 宋代院体花鸟画中“六法论”的具体体现 | 第19-25页 |
1 “骨法用笔” | 第20-22页 |
2 设色“随类赋彩”的精神 | 第22-24页 |
3 “经营位置”体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 第24-25页 |
(三) 宋代院体花鸟画诗画结合的意境追求 | 第25-27页 |
(四) 宋代院体花鸟画写实观的精神实质 | 第27-29页 |
1 天人合一的“无我之境” | 第27-28页 |
2 宋人情志的审美归宿 | 第28-29页 |
三 宋代院体花鸟画写实风格对当代的启发 | 第29-31页 |
(一) 宋代院体花鸟画写实风格中的写意精神 | 第29页 |
(二) 宋代院体花鸟画宁静淡泊的审美观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