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成员的土地权利量研究--以江西、安徽10个村小组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7-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 ·集体土地产权问题研究 | 第8-10页 |
| ·集体成员权问题研究 | 第10-15页 |
| ·研究流程与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流程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限制与创新 | 第16-18页 |
| ·研究限制 | 第16页 |
| ·本文创新 | 第16-18页 |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考察 | 第18-24页 |
| ·概念界定与理解 | 第18-22页 |
| ·集体所有权主体的界定 | 第18-19页 |
| ·农民、村民与集体组织成员的界定 | 第19-20页 |
| ·成员权的涵义 | 第20-21页 |
| ·土地权利量的界定 | 第21-22页 |
|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产权理论 | 第22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2-23页 |
| ·俱乐部理论 | 第23-24页 |
| 3. 集体成员权的历史考察 | 第24-28页 |
| ·集体所有制建立初期 | 第24-25页 |
| ·生产责任制实施后 | 第25-26页 |
|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法》实施后 | 第26-28页 |
| 4. 集体成员土地权利量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28-44页 |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8页 |
| ·地类的选择 | 第28页 |
| ·调研地点的选择 | 第28页 |
| ·调研方法的选择 | 第28页 |
| ·调研地区基本概况 | 第28-33页 |
| ·龙安镇调研情况 | 第28-29页 |
| ·日峰镇调研情况 | 第29-31页 |
| ·欣山镇调研情况 | 第31页 |
| ·桂集乡调研情况 | 第31-32页 |
| ·被调研村小组总体情况 | 第32-33页 |
| ·土地权利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7页 |
| ·土地分配方式对土地权利量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 ·土地调整对土地权利量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 ·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方式对土地权利量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 ·分析评价 | 第37-44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4-51页 |
| ·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 ·政策建议 | 第45-51页 |
| ·建立集体组织成员的进退机制 | 第45-47页 |
| ·明确集体组织内部分配规则 | 第47-49页 |
| ·改革集体土地制度 | 第49页 |
|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附录 | 第56-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