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民法中的善意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2页
第一章 善意的意义第12-47页
 第一节 善意在民法中的发展历程第12-34页
  一、罗马法中的善意第12-18页
  二、中世纪民法中的善意第18-20页
  三、近现代民法中的善意第20-34页
 第二节 善意与诚信第34-42页
  一、善意与诚信分立的原因第34-35页
  二、诚信的意义第35-38页
  三、善意的意义第38-42页
 第三节 善意与过错、恶意等概念的关系第42-47页
  一、善意与善良风俗第42-43页
  二、善意与过错第43-44页
  三、善意与道德第44-45页
  四、善意与恶意第45-47页
第二章 善意与诚信的功能区分第47-74页
 第一节 诚信的功能第47-68页
  一、诚信补充、解释、续造法律的功能第47-60页
  二、诚信解释、补充法律行为的功能第60-63页
  三、诚信的调整功能第63-68页
 第二节 善意的功能第68-74页
  一、善意的功能第68-71页
  二、善意功能的实现方式第71-72页
  三、善意功能和诚信功能的关系第72-74页
第三章 善意在规范中的应用(上)——以善意第三人保护为视角第74-117页
 第一节 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第74-108页
  一、善意取得的价值选择第75-77页
  二、善意取得中善意的意义第77-84页
  三、从善意取得的价值取向及物权变动模式来看其要件构成第84-108页
 第二节 "对抗问题"中的善意第三人保护第108-112页
  一、法国民法中的对抗问题及善意第三人保护第108-109页
  二、日本法下的对抗问题及善意第三人的保护第109-112页
  三、我国物权法中的对抗问题第112页
 第三节 法律行为无效和撤销中的善意第三人保护第112-117页
  一、法律行为无效和撤销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方式第112-114页
  二、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对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影响第114-116页
  三、法律行为无效或撤销下善意的意义第116-117页
第四章 善意在规范中的应用(下)——以善意相对人和善意占有人的保护为视角第117-146页
 第一节 取得时效中的善意占有人保护第117-124页
  一、取得时效制度的功能第117-120页
  二、取得时效中的善意第120-122页
  三、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第122-124页
 第二节 善意占有人的债法保护第124-135页
  一、善意占有人的内涵第124-128页
  二、善意占有人的债法保护第128-135页
 第三节 善意相对人的债法保护第135-141页
  一、权利表见下善意相对人的保护第135-140页
  二、意思表示瑕疵中的善意相对人保护第140-141页
 第四节 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保护第141-146页
  一、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保护第142-144页
  二、我国不当得利法中存在的问题第144-146页
结论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2页
后记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证人权利研究--以保证类型化为基础
下一篇:中美产品缺陷法律制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