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银行业监管者在跨境破产中功能定位的理论及法律背景 | 第13-26页 |
一、破产及跨境破产概述 | 第13-17页 |
(一) 破产及跨境破产 | 第13-15页 |
(二) 跨境破产的法律适用原则 | 第15-16页 |
(三) 我国跨境破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 | 第16-17页 |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跨境破产及其监管研究之必要性分析 | 第17-20页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及跨境破产 | 第17-18页 |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境破产的监管研究之必要性 | 第18-20页 |
三、相关立法例之借鉴 | 第20-23页 |
(一) 立法例表现 | 第20-22页 |
(二) 当前金融危机下各国银行业监管者的最新应对举措 | 第22-23页 |
四、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境破产立法沿革及现状 | 第23-26页 |
第二章 跨境破产中我国银行业监管者的职能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一、雷曼系破产案概述 | 第26-28页 |
二、雷曼系破产案中我国银行业监管者的具体应对措施 | 第28-29页 |
三、跨境破产中我国银行业监管者的职能现状 | 第29-32页 |
第三章 跨境破产中银行业监管者角色科学定位的相关建议 | 第32-39页 |
一、银行业监管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角色定位 | 第32-35页 |
(一) 内资银行业金融机构 | 第32-34页 |
(二) 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 | 第34-35页 |
二、银行业监管者对其他监管机关的角色定位 | 第35-36页 |
三、银行业监管者对其他主体的角色定位 | 第36-37页 |
四、跨境破产程序相关细节问题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跨境破产对银行业监管机关完善监管职能的其他启示 | 第39-45页 |
一、安慰函能否成为市场准入条件之一 | 第39-40页 |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能否适用于跨境破产领域 | 第40-41页 |
三、预防跨境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的相关措施 | 第41-43页 |
四、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境破产的相关立法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