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6-10页 |
·引言 | 第6页 |
·本文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 | 第6-7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8页 |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 第8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8-10页 |
2 不同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10-17页 |
·哲学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10-11页 |
·经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11-13页 |
·伦理学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13-14页 |
·地理学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14-15页 |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考察的评价 | 第15-17页 |
3 河流与人类 | 第17-26页 |
·河流与人类文明 | 第17-18页 |
·河流的价值体系 | 第18-21页 |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 第21-22页 |
·河流生命理论 | 第22-24页 |
·人类对河流利用的问题 | 第24-26页 |
4 人与自然关系——一种新视角下的解释 | 第26-35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6-30页 |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个理论模型 | 第30-34页 |
·人——河流承载力——自然的关系模型 | 第34-35页 |
5 河流承载力与人类发展系统(人)的耦合分析 | 第35-41页 |
·河流承载力与人类发展系统的耦合原理 | 第35-36页 |
·河流承载力与人类发展系统的耦合关系 | 第36-37页 |
·河流承载力与人类发展系统耦合的条件 | 第37-38页 |
·河流承载力与人类发展系统的耦合模型 | 第38-39页 |
·河流承载力与人类发展系统的协调统一 | 第39-41页 |
6 基于河流承载力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56页 |
·河流承载力理论的嵌入 | 第41-44页 |
·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 | 第44-46页 |
·建立评价体系的作用 | 第46-47页 |
·基于河流承载力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7-56页 |
7 基于河流承载力的人与自然关系评价体系的政策含义 | 第56-66页 |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要求 | 第56-60页 |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措施 | 第60-66页 |
8 结论 | 第66-68页 |
·基本结论 | 第66-67页 |
·主要贡献 | 第67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