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厦门PX项目事件”的启示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 "厦门 PX 项目事件"第13-15页
 (一) 案情回顾第13-14页
 (二) 本案反映的法律问题第14-15页
二、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第15-18页
 (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第15页
 (二) 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依据第15-16页
 (三) 公众环境权的内容第16-18页
  1.环境信息知情权第17页
  2.环境参与权第17页
  3.环境司法救济权第17-18页
三、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8-26页
 (一)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主体的局限第18-21页
  1.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主体规定过于笼统第18-20页
  2.环保 NGO 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十分有限第20-21页
 (二)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程序的局限第21-24页
  1.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第21-22页
  2.公众参与制度仅适用于建设项目和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较窄第22页
  3.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介入的时机较晚,参与的阶段较少第22-23页
  4.立法中对公众参与方式的规定,可操作性差,缺乏清晰的参与渠道和方式第23-24页
 (三)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效力极其有限第24-25页
 (四)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权的救济规定不明确第25-26页
四、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对策第26-35页
 (一)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主体的完善第26-28页
  1.对公众参与主体进一步细化和扩大第26-27页
  2.充分发挥环保 NGO 在公众参与的作用第27-28页
 (二)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程序的完善第28-31页
  1.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信息知情权制度第28-29页
  2.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具体程序的完善措施第29-31页
 (三)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效力的完善第31-32页
 (四)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请求救济权的完善第32-35页
结束语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广东维修资金第一案的法律冲突看我国维修资金管理制度
下一篇:房屋拆迁纠纷的行政裁决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