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扩建开挖方案比选及施工力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隧道改扩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小净距隧道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隧道近接施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依托隧道扩建型式比选 | 第17-24页 |
·隧道工程地质特征 | 第17-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工程地质层组及特征 | 第17-18页 |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18页 |
·不良地质现象 | 第18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页 |
·隧道结构设计 | 第18-19页 |
·结构形式 | 第18页 |
·支护参数 | 第18-19页 |
·扩建型式比选 | 第19-23页 |
·近接施工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洞口位置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小净距隧道群扩建开挖方案比选 | 第24-45页 |
·弹塑性有限元原理与方法 | 第24-29页 |
·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 | 第24-25页 |
·屈服准则 | 第25-26页 |
·有限元的分析过程 | 第26-28页 |
·MIDAS/GTS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28-29页 |
·开挖方案比选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开挖方案 | 第29-30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30-3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施工过程 | 第32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2-44页 |
·围岩位移特征 | 第32-35页 |
·围岩应力特征 | 第35-38页 |
·围岩屈服区特征 | 第38页 |
·隧道喷射混凝土应力特征 | 第38-42页 |
·锚杆应力特征 | 第42-43页 |
·隧道二次衬砌应力特征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小净距隧道群动态施工力学数值模拟 | 第45-70页 |
·V 级围岩段动态施工力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施工过程控制 | 第46-47页 |
·新建隧道动态施工力学分析 | 第47-58页 |
·围岩位移特征 | 第47-51页 |
·围岩应力特征 | 第51-53页 |
·围岩屈服区特征 | 第53-54页 |
·喷射混凝土应力特征 | 第54-56页 |
·锚杆应力特征 | 第56-57页 |
·二次衬砌应力特征 | 第57-58页 |
·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影响分析 | 第58-68页 |
·围岩位移特征 | 第58-61页 |
·围岩应力特征 | 第61-65页 |
·喷射混凝土应力特征 | 第65-67页 |
·锚杆应力特征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优化 | 第70-79页 |
·锚杆长度优化 | 第70-74页 |
·围岩位移特征 | 第70-72页 |
·围岩应力特征 | 第72页 |
·围岩屈服区特征 | 第72-73页 |
·锚杆应力特征 | 第73-74页 |
·隧道初期支护厚度优化 | 第74-78页 |
·围岩位移特征 | 第74-76页 |
·围岩屈服区特征 | 第76页 |
·隧道喷射混凝土应力特征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9-80页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