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外文献 | 第9页 |
·国内文献 | 第9-10页 |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0-15页 |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及变化分析 | 第16-21页 |
·耕地资源数量分析 | 第16-18页 |
·耕地资源数量变动情况 | 第16-17页 |
·耕地资源增减流向分析 | 第17页 |
·耕地变动区域差异分析 | 第17-18页 |
·耕地数量变动产生的原因 | 第18-21页 |
·观念与意识上的原因 | 第19页 |
·制度和体制原因 | 第19-20页 |
·经济原因 | 第20-21页 |
·管理原因 | 第21页 |
3、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 第21-27页 |
·评价目标 | 第21-22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2页 |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 第22-23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 | 第22-23页 |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说明 | 第23页 |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23-24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24-26页 |
·评价指数(分值)的计算 | 第26-27页 |
4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 | 第27-34页 |
·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比较 | 第27-29页 |
·耕地投入强度分析 | 第27-28页 |
·耕地利用程度分析 | 第28页 |
·耕地产出效果分析 | 第28页 |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 第28-29页 |
·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结构类型分析 | 第29-30页 |
·制约各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分析 | 第30-34页 |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 第30-31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31-32页 |
·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产业结构差异 | 第33页 |
·人口因素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页 |
5 推进河南省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第34-37页 |
·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 第34-35页 |
·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科学调整农业结构 | 第35页 |
·加大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 | 第35页 |
·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 | 第35-36页 |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 第36页 |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ABSTRACT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