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其他论文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英文对照表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引言第12-13页
1 资料与方法第13-15页
    1.1 病例来源第13页
    1.2 病例选择第13-15页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第13页
        1.2.2 中医诊断标准第13-15页
        1.2.3 纳入标准第15页
        1.2.4 排除标准第15页
        1.2.5 剔除和脱落标准第15页
2 临床试验方法第15-22页
    2.1 试验器材及环境要求第15-16页
        2.1.1 针具第15-16页
        2.1.2 艾条及温灸器第16页
        2.1.3 环境要求第16页
    2.2 研究方法及步骤第16页
        2.2.1 样本量估算第16页
        2.2.2 随机化方法第16页
        2.2.3 盲法与实施第16页
    2.3 治疗操作流程第16-18页
        2.3.1 针刺治疗第16-17页
        2.3.2 艾灸治疗第17-18页
        2.3.3 治疗疗程第18页
    2.4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第18-21页
        2.4.1 观察指标第18页
        2.4.2 疼痛和疗效评定标准第18-21页
    2.5 质量控制第21页
    2.6 不良事件记录及处理第21页
    2.7 针刺或艾灸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第21-22页
    2.8 统计分析方法第22页
3 结果第22-28页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基线比较第22-24页
        3.1.1 性别分布情况第22-23页
        3.1.2 年龄分布情况第23-24页
    3.2 疼痛及功能障碍评分比较第24-25页
        3.2.1 VAS评分第24页
        3.2.2 ODI评分第24-25页
    3.3 疗效比较第25-26页
    3.4 灸感分布第26-28页
4 分析及讨论第28-36页
    4.1 中医古代文献对CSR的认识第28页
    4.2 试验设计分析第28-29页
        4.2.1 病程的选择第28-29页
        4.2.2 疼痛量表的选用第29页
        4.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分型的选择第29页
    4.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第29-30页
    4.4 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疗效评价第30页
    4.5 热敏灸感及热敏点的观察结果第30-32页
    4.6 本次研究的体会及局限性第32-33页
    4.7 脱落患者以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第33页
    4.8 热敏灸临床应用的改进之处第33-34页
    4.9 有待研究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方向第34页
    4.10 病例分享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一:技术路线图第40-41页
附录二:视觉模拟定级(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法结合脸谱量表(FRS)法第41-42页
附录三: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第42-43页
附录四: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第43-49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肺栓塞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特征矢量的新型缸内气流运动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