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可拓评价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结构和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 | 第14-26页 |
·可拓学基本理论 | 第14-22页 |
·物元理论 | 第15-17页 |
·可拓集合与关联函数 | 第17-18页 |
·优度评价法 | 第18-22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第22-26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第22-24页 |
·层次分析软件的特点 | 第24-26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分析 | 第26-31页 |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6-27页 |
·指标选择常用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确立 | 第27-31页 |
·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 | 第27-29页 |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9-31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可拓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可拓评价法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页 |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可拓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确定评价物元 | 第32页 |
·确定经典域 | 第32页 |
·确定节域 | 第32-33页 |
·确定待评价物元 | 第33页 |
·建立关联函数,计算关联度 | 第33-34页 |
·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第34-35页 |
·计算待评银行的绩效等级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36-45页 |
·案例研究 | 第36-44页 |
·案例总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