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第8-12页 |
·论文研究的理论观点综述 | 第12-17页 |
·论文的逻辑结构 | 第17-18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8-19页 |
第2章 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述评 | 第19-46页 |
·经济资本内涵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 第19-29页 |
·经济资本的内涵 | 第19-24页 |
·巴塞尔协议的演变与全面风险管理 | 第24-29页 |
·经济资本管理的内涵与范畴 | 第29-36页 |
·经济资本管理的内涵 | 第30-32页 |
·扩展经济资本管理内涵的依据 | 第32-33页 |
·经济资本管理内涵的扩展 | 第33-36页 |
·推进我国银行业的经济资本管理 | 第36-46页 |
·推进我国银行业经济资本管理的意义 | 第36-41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制度环境建设 | 第41-46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运营中经济资本的计量 | 第46-74页 |
·风险价值(VaR)模型与市场风险经济资本(CaR)的计量 | 第46-54页 |
·风险价值法(Value at Risk)与经济资本计量 | 第46-49页 |
·常用市场风险价值模型 | 第49-51页 |
·风险价值法的运用 | 第51-54页 |
·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 | 第54-62页 |
·信用风险 | 第54-56页 |
·信用风险计量模型 | 第56-61页 |
·在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信用风险管理 | 第61-62页 |
·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 | 第62-74页 |
·操作风险的内涵 | 第62-65页 |
·操作风险的度量 | 第65-70页 |
·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的对比与运用 | 第70-74页 |
第4章 经济资本管理:中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制度创新 | 第74-102页 |
·中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形式 | 第74-82页 |
·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理论剖析 | 第74-79页 |
·中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特征 | 第79-82页 |
·中国商业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制度创新设计 | 第82-87页 |
·中国商业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制度创新方式 | 第82-83页 |
·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创新的一般路径 | 第83-87页 |
·中国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的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创新 | 第87-102页 |
·存款业务中经济资本管理的制度创新 | 第88-89页 |
·信贷业务中经济资本管理的制度创新 | 第89-93页 |
·中间业务中经济资本管理的制度创新 | 第93-102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应用研究 | 第102-114页 |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应用于绩效评价 | 第102-106页 |
·商业银行传统的绩效评价方式及弊病 | 第102-103页 |
·引入经济资本的银行绩效考核 | 第103-104页 |
·经济资本应用于绩效评估的指标选择 | 第104-106页 |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 | 第106-108页 |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内涵 | 第106页 |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功能和原则 | 第106-107页 |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方式 | 第107-108页 |
·经济资本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的应用 | 第108-114页 |
·经济资本用于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理 | 第108-109页 |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内涵及原则 | 第109-110页 |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及策略 | 第110页 |
·影响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因素 | 第110-114页 |
第6章 中国商业银行运营引入经济资本管理对策建议 | 第114-140页 |
·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方案 | 第114-119页 |
·基本原则与业务分类 | 第114-116页 |
·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定量考核 | 第116-119页 |
·绩效挂钩办法 | 第119页 |
·支行EVA 计算实例 | 第119-123页 |
·该支行信贷业务经济利润的计算 | 第121页 |
·其他业务经济利润计算 | 第121-123页 |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零售业务信用评级制度 | 第123-140页 |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零售信贷业务的资本优势 | 第123-130页 |
·零售信贷业务内部评级内涵 | 第130-136页 |
·零售信贷发展策略 | 第136-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论文摘要 | 第149-152页 |
Abstract | 第152-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