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边坡稳定性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0-12页 |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第15-22页 |
·矿区地质概况 | 第15-16页 |
·矿区地层 | 第15-16页 |
·矿区构造 | 第16页 |
·矿区水文地质 | 第16-18页 |
·含水层特征 | 第17页 |
·地下水 | 第17-18页 |
·矿床充水条件 | 第18页 |
·滑坡工程地质 | 第18-19页 |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20页 |
·地表水 | 第19页 |
·地下水 | 第19页 |
·岩土层渗透性 | 第19-20页 |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内在因素 | 第20页 |
·外在因素 | 第20-21页 |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及数据工程处理 | 第22-35页 |
·试样介绍 | 第22-23页 |
·岩石试件的数量及编号 | 第22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2-23页 |
·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 | 第23-26页 |
·岩石抗压试样介绍 | 第23页 |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第23-25页 |
·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试验结果 | 第25-26页 |
·岩石抗剪强度试验 | 第26-29页 |
·岩石抗剪试样介绍 | 第26页 |
·岩石抗剪强度试验结果 | 第26-29页 |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 | 第29-32页 |
·岩石抗拉试样介绍 | 第29页 |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结果 | 第29-32页 |
·岩石力学参数的工程处理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 第35-52页 |
·概述 | 第35-36页 |
·常用极限平衡法及其特点 | 第36-42页 |
·常用极限平衡法 | 第36-40页 |
·部分极限平衡法的主要特点 | 第40-42页 |
·最危险滑动面的搜索 | 第42-43页 |
·传统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 第43-51页 |
·计算内容 | 第43-44页 |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44页 |
·Ⅰ号滑坡体的计算及其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Ⅱ号滑坡体的计算及其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Ⅲ号滑坡体的计算及其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基于FLAC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2-71页 |
·FLAC软件的基本原理 | 第52-55页 |
·FLAC算法流程 | 第55页 |
·边坡稳定性判断依据 | 第55-56页 |
·FLAC数值模拟 | 第56-69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6页 |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56-57页 |
·Ⅰ号滑坡体的计算及其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Ⅱ号滑坡体的计算及其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Ⅲ号滑坡体的计算及其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与FLAC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研究 | 第69-70页 |
·本章小节 | 第70-71页 |
第六章 边坡治理研究 | 第71-78页 |
·目前工程中常用边坡处治措施 | 第71-74页 |
·坡率法与减重法 | 第71-72页 |
·支挡 | 第72-73页 |
·加固 | 第73-74页 |
·防护 | 第74页 |
·排水 | 第74页 |
·本文研究的边坡体治理措施 | 第74-76页 |
·Ⅰ号滑坡体 | 第74-75页 |
·Ⅱ号滑坡体 | 第75-76页 |
·Ⅲ号滑坡体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8-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8页 |
·本文建议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