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7xxx系列铝合金半连续铸造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铸造数值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论文内容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7050铝合金φ300mm圆锭半连铸过程的仿真研究 | 第14-33页 |
·半连续铸造过程的有限元理论 | 第14-23页 |
·半连续铸造过程热传导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14-16页 |
·铸件充型过程的数学描述 | 第16-17页 |
·热弹塑性模型应力应变的数学描述 | 第17-20页 |
·铸锭微观组织形核的数学模型 | 第20-23页 |
·半连续铸造模型的建立 | 第23-26页 |
·非稳态模型的连续铸造(mile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mile算法半连铸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24-25页 |
·7050铝合金物性参数的建立 | 第25-26页 |
·φ300mm圆锭半连续铸造过程的仿真研究 | 第26-32页 |
·φ300mm半连续铸造过程熔体温度、流速及应力的变化规律 | 第26-29页 |
·裂纹判据的选择 | 第29-30页 |
·φ300mm圆锭半连续铸造过程的开裂分析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工艺参数对φ300mm圆锭半连续铸造过程的影响 | 第33-43页 |
·铸造速度对铸锭的影响 | 第33-36页 |
·铸造速度对铸造应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铸造速度对铸锭凝固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铸造速度对铸锭组织的影响 | 第35-36页 |
·浇注温度对铸造的影响 | 第36-38页 |
·浇注温度对铸造应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浇注温度对铸锭液穴的影响 | 第37-38页 |
·浇注温度对铸锭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8页 |
·冷却水强度对铸造应力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一次冷却水强度对铸造应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二次冷却水强度对铸造应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工艺参数对铸锭成裂指数的影响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超声场下7050铝合金φ300mm圆锭半连铸的仿真与试验 | 第43-52页 |
·φ300mm圆锭超声波半连续铸造的仿真研究 | 第43-46页 |
·超声功率对铸锭组织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43-45页 |
·超声场下工艺参数对铸锭组织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45-46页 |
·超声波半连续铸造的的试验研究 | 第46-50页 |
·试验方案 | 第46-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0页 |
·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7050铝合金φ550mm圆锭半连续铸造的工艺研究 | 第52-65页 |
·7050铝合金φ550mm圆锭半连续铸造过程的仿真研究 | 第52-54页 |
·7050铝合金φ550mm半连续铸造过程的开裂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54-59页 |
·φ550mm半连续铸造过程的开裂分析 | 第54-57页 |
·φ550mm半连续铸造过程防止开裂的改进措施的探讨 | 第57-59页 |
·工艺参数对φ550mm半连铸过程等效应力的影响 | 第59-62页 |
·浇注温度对铸锭的影响 | 第59-60页 |
·铸造速度对铸锭的影响 | 第60页 |
·一次冷却水强度对铸锭的影响 | 第60-61页 |
·二次冷却水强度对铸锭的影响 | 第61-62页 |
·工艺参数对铸锭成裂指数的影响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7050铝合金扁锭半连续铸造过程的工艺研究 | 第65-81页 |
·工艺参数对500×1400扁锭半连续铸造过程的凝固研究 | 第65-71页 |
·500×1400扁锭半连铸过程温度场与凝固效率 | 第65-66页 |
·工艺参数对扁锭液穴的影响 | 第66-67页 |
·工艺参数对铸锭凝固及温度场的影响 | 第67-71页 |
·500×1400扁锭开裂位置的仿真研究 | 第71-74页 |
·500×1400扁锭不同位置的等效应力与温度分布情况 | 第71-73页 |
·500×1400扁锭不同位置的成裂指数分析 | 第73-74页 |
·400×1100扁锭半连续铸造过程的仿真研究 | 第74-80页 |
·400×1100扁锭不同截面位置应力与温度分布 | 第74-79页 |
·400×1100扁锭半连铸过程的开裂分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81-82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附录 | 第88-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