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月山地区龙门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20页 |
·论文的选题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第11-14页 |
·月山矿田 | 第14-16页 |
·龙门山铜多金属矿床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0-24页 |
·大地构造位置及演化特征 | 第20-21页 |
·区域地质 | 第21-24页 |
·区域地层 | 第21页 |
·区域构造及演化 | 第21-23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23页 |
·区域矿产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 第24-32页 |
·矿区地层 | 第24-26页 |
·矿区构造 | 第26-27页 |
·构造格局 | 第26-27页 |
·控矿构造 | 第27页 |
·矿区岩浆岩 | 第27-28页 |
·矿体特征 | 第28-31页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28-29页 |
·矿石类型及矿物成份 | 第29页 |
·矿石结构及构造 | 第29-31页 |
·围岩蚀变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46页 |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39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32-33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33-35页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35-37页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37-39页 |
·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39页 |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39-46页 |
·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 第39-40页 |
·矿床微量元素特征 | 第40-46页 |
第四章 月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第46-53页 |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第46-48页 |
·地层岩石的性质 | 第46-47页 |
·地层的含矿性 | 第47-48页 |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第48-51页 |
·构造对矿田的控制 | 第48-50页 |
·构造对岩体的控制 | 第50-51页 |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第51页 |
·岩浆岩与矿化的空间关系 | 第51页 |
·岩浆岩与矿化的时间关系 | 第51页 |
·围岩与成矿的关系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岩体成岩机制与矿床成因分析 | 第53-65页 |
·岩体的成岩机制 | 第53-56页 |
·岩浆来源 | 第53页 |
·成岩环境与源岩 | 第53-54页 |
·岩浆的演化特征 | 第54-56页 |
·成岩机制 | 第56页 |
·成矿过程 | 第56-58页 |
·矿床成因分析 | 第58-65页 |
·大地构造环境 | 第58-59页 |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9-60页 |
·成矿条件 | 第60页 |
·成矿方式 | 第60-61页 |
·成矿阶段及成矿作用 | 第61-63页 |
·矿石类型 | 第63页 |
·控矿因素 | 第63-64页 |
·矿床成因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图版Ⅰ | 第66-67页 |
图版Ⅱ | 第67-68页 |
图版Ⅲ | 第68-69页 |
图版Ⅳ | 第69-70页 |
图版说明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