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安全组播通信密钥管理方案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遇到的问题第9-10页
   ·本文的结构和研究内容第10-13页
第二章 安全组播的概述第13-19页
   ·IP组播技术第13-15页
     ·数据通信的方式第13-14页
     ·IP组播通信的特征第14-15页
   ·组播地址管理第15-16页
     ·IP地址的分类第15页
     ·组播使用的地址空间第15页
     ·组播地址的分配第15-16页
   ·安全组播通信模型第16-19页
     ·安全点到点通信模型第16-17页
     ·安全组播通信模型第17-19页
第三章 安全组播通信密钥管理方案的研究第19-31页
   ·Group Key Management Protocol(GKMP)方案第19页
   ·Clique方案第19-20页
   ·Iolus方案第20-23页
     ·Iolus方案介绍第20-21页
     ·组初始化和成员加入第21页
     ·成员退出删除第21-22页
     ·数据传输第22-23页
   ·Logical Key Hierarchy(LKH)第23-27页
     ·经典的LKH算法第23-24页
     ·一种改进的LKH算法第24-27页
   ·单向函数方案(OFT)第27-29页
   ·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改进的LKH算法第31-49页
   ·算法的描述第31-32页
   ·用户加入第32-33页
   ·用户离开第33-35页
   ·动态调整平衡树第35-37页
   ·密钥的批更新第37-41页
     ·密钥批更新的算法第37-38页
     ·影响批更新间隔的主要因素第38-41页
     ·间隔变长的密钥批更新的时间间隔第41页
   ·算法实现第41-47页
     ·用户加入实现第42-44页
     ·用户离开实现第44-46页
     ·Winsock实现第46-47页
   ·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算法性能和试验结果分析第49-59页
   ·算法性能分析第49-53页
     ·存储量分析第49-50页
     ·成员动态变化开销分析第50-52页
     ·可扩展性分析第52页
     ·改进的LKH算法安全性能分析第52-5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3-57页
     ·存储量实验分析第53-54页
     ·成员动态变化开销实验分析第54-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存储的深度包检测算法
下一篇:P2P环境下基于QoS的Web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