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概要介绍及论文章节安排 | 第8-11页 |
第二章 TCP协议控制流状态转换分析 | 第11-27页 |
·TCP/IP协议概述 | 第11-12页 |
·TCP协议介绍 | 第12-14页 |
·TCP协议状态说明 | 第14-16页 |
·TCP协议状态转换分析 | 第16-24页 |
·连接建立阶段的状态转换 | 第17-21页 |
·连接结束阶段的状态转换 | 第21-22页 |
·数据传输阶段的状态转换 | 第22-24页 |
·TCP协议状态转换过程存在的缺陷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TCP协议结束控制流状态转换缺陷处理机制的设计 | 第27-49页 |
·TCP协议结束控制流状态转换缺陷处理机制总体设计思路 | 第27-29页 |
·Linux内核关于TCP协议控制流状态转换的实现机制 | 第29-37页 |
·状态处理函数 | 第31-32页 |
·同步状态处理函数 | 第32-33页 |
·TCP协议连接结束函数 | 第33-35页 |
·TCP协议连接主动关闭函数 | 第35-36页 |
·TCP协议主动连接函数与TCP状态设置函数 | 第36-37页 |
·Linux内核关于TCP协议状态转换缺陷的现行处理机制 | 第37-39页 |
·超时时间机制 | 第37-38页 |
·动态内核定时器机制 | 第38-39页 |
·Linux内核关于TCP协议状态转换缺陷现行处理机制存在的缺陷 | 第39-47页 |
·缺陷产生的服务端口不可用的问题的实验 | 第39-41页 |
·服务端口不可用的问题产生原因 | 第41-43页 |
·Linux内核对问题的现行处理方法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TCP协议结束控制流状态转换缺陷处理机制的实现 | 第49-61页 |
·E-Socket通信类型超时时间控制方法 | 第49-55页 |
·E-Socket通信类型超时时间控制方法的关键技术 | 第49-50页 |
·E-Socket通信类型超时时间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 | 第50-54页 |
·E-Socket通信类型超时时间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 第54-55页 |
·EPES超时时间控制方法 | 第55-60页 |
·EPES超时时间控制方法的关键技术 | 第55-57页 |
·EPES超时时间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 | 第57-59页 |
·EPES超时时间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E-Scoket通信类型FIN_WAIT_2超时时间控制方法测试 | 第61-67页 |
·E-Socket通信类型FIN_WAIT_2超时时间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61-63页 |
·"只作用于单个TCP连接"的实现 | 第61-63页 |
·"控制稳定性"的实现 | 第63页 |
·E-Socket通信类型FIN_WAIT_2超时时间控制方法实验验证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基于EPES的FIN_WAIT-2超时时间控制方法测试 | 第67-71页 |
·基于EPES的FIN_WAIT_2超时时间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67-68页 |
·基于EPES的FIN_WAIT_2超时时间控制方法实验验证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束语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