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唐书》诗人传记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 第9-13页 |
·本文建立在社会环境上的思考体系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两《唐书》诗人传记的差异分析 | 第13-60页 |
·《文苑传》与《文艺传》中的诗人传记 | 第13-29页 |
·序论上的差异 | 第14-16页 |
·体例上的差异 | 第16-22页 |
·评价倾向上的差异 | 第22-29页 |
·《旧唐书》和《新唐书》其他诗人传记的差异 | 第29-55页 |
·记述对象和体例上的差异 | 第30-33页 |
·主要诗人传记的差异分析 | 第33-55页 |
·两《唐书》诗人传记表述艺术上的差异 | 第55-60页 |
·"寓情于文"与"以理驭文"的差异 | 第56-57页 |
·"气韵充盈"与"平易晓畅"的差异 | 第57-60页 |
第三章、两《唐书》诗人传记差异的原因及影响 | 第60-74页 |
·两《唐书》修撰的历史环境 | 第60-62页 |
·、社会因素对诗人传记的直接影响 | 第62-66页 |
·对于评价标准的影响 | 第62-64页 |
·对于评价语言的影响 | 第64-66页 |
·编撰者个人因素对诗人传记的影响 | 第66-71页 |
·编撰者个人身世、际遇的影响 | 第66-70页 |
·编撰者思想、文学取向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两《唐书》诗人传记差异对于后世的影响 | 第71-74页 |
·对于后世史书编撰的影响 | 第71-72页 |
·对于后世对唐代诗人形象理解的影响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