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饱和状态下路网均衡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过饱和交通分析 | 第19-33页 |
·交叉口状态特性 | 第19-23页 |
·基本运行特征 | 第19-20页 |
·车辆运行状态 | 第20-22页 |
·交叉口的状态 | 第22-23页 |
·交叉口过饱和状态的辨识 | 第23-24页 |
·单点交叉口过饱和状态的辨识 | 第23页 |
·网络过饱和状态的辨识 | 第23-24页 |
·交通信号运行效率评价指标 | 第24-29页 |
·车辆延误 | 第24-25页 |
·停车次数和停车率 | 第25-27页 |
·排队长度 | 第27-29页 |
·综合指标 | 第29页 |
·基于二流理论的排队模型 | 第29-32页 |
·交通流的二流理论 | 第29-30页 |
·当量排队长度的计算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路网均衡理论分析与应用 | 第33-44页 |
·均衡理论分析 | 第33-37页 |
·交通均衡理论概述 | 第33-34页 |
·交通均衡分配模型分析 | 第34-37页 |
·过饱和状态均衡理论的应用 | 第37-40页 |
·过饱和与路网均衡 | 第37-38页 |
·路径生成算法 | 第38-39页 |
·区间合理路径的寻求 | 第39-40页 |
·路网元素选择概率 | 第40-43页 |
·LOGIT路径选择率与交通量分配 | 第40-41页 |
·DIAL路径选择率和交通量分配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路网均衡控制方法 | 第44-50页 |
·概念界定 | 第44页 |
·路网均衡的控制策略 | 第44-45页 |
·模型构建的思路 | 第44-45页 |
·适用条件 | 第45页 |
·控制目标 | 第45页 |
·控制相位的选取依据 | 第45-47页 |
·节点相位关联度 | 第45-46页 |
·路段存储能力 | 第46-47页 |
·均衡控制过程 | 第47-49页 |
·启动阂值的设定 | 第47-48页 |
·均衡控制的信号调节方法 | 第48-49页 |
·截止条件的设定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仿真算例 | 第50-57页 |
·模拟路网设置 | 第50-51页 |
·寻求区间合理路径 | 第51-52页 |
·节点相位关联度 | 第52页 |
·均衡协调控制过程 | 第52-53页 |
·模拟效果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