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生物工程应用论文

聚羟基脂肪酸酯在大肠杆菌中的合成、降解以及分子改造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7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概述第18-24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组成、分类及性质第18-20页
     ·PHA的生理功能第20-21页
     ·PHA的材料学性质及改性研究第21-22页
     ·PHA的应用及展望第22-24页
   ·PHA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4-28页
     ·PHA合成的主要途径第24-26页
     ·其他天然的PHA生物合成途径第26-27页
     ·重组菌的PHA生物合成途径第27-28页
   ·PHA代谢相关的酶和蛋白第28-32页
     ·PHA合酶(PhaC)第29页
     ·提供前体的酶第29-31页
     ·PHA颗粒结合蛋白(PhaP)第31-32页
     ·PHA解聚酶(PhaZ)第32页
   ·PHA的生产第32-37页
     ·野生菌中PHA的生产第33页
     ·重组菌中PHA的生产第33-34页
     ·PHA发酵生产技术第34-35页
     ·PHA的提取及检测第35-37页
   ·PHA合酶详述第37-45页
     ·PHA合酶(PhaC)的分类及催化机制第37-40页
     ·PHB合成酶的聚合反应机制:二聚体的存在第40-41页
     ·PHA聚合酶的分子进化第41-45页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意义第45-47页
第二章 PHB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循环在大肠杆菌中的实现对菌株抗性的增强及其潜在应用第47-75页
   ·实验材料第48-55页
     ·菌株和质粒第48页
     ·分子生物学常用工具酶第48-49页
     ·常用试剂盒第49页
     ·常用生化试剂第49页
     ·分子量标准物第49-50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用试剂第50页
     ·仪器和设备第50-51页
     ·常用试剂配方第51-55页
   ·实验方法第55-62页
     ·菌种保存方法第55页
     ·分子生物学常规操作第55页
     ·PHB降解酶基因phaZ1的扩增及其重组质粒pQWQ2的构建第55-58页
     ·含有PHB合成所需酶基因的质粒pSCP-CAB的构建第58页
     ·重组大肠杆菌产PHB以及3-HB的发酵培养第58-59页
     ·细菌总蛋白裂解液的制备第59页
     ·产PHB重组菌的尼罗红染色及电镜观察第59页
     ·气相色谱法(GC)检测PHB第59-60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3-羟基丁酸(3HB)第60页
     ·重组大肠杆菌的压力抗性试验第60-61页
     ·重组大肠杆菌的饥饿实验第61页
     ·3-HB-CoA活性检测第61-62页
   ·实验结果第62-71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62-63页
     ·重组菌E.coli DH5α(pSCP-CAB)产PHB的初步鉴定第63-64页
     ·phaZ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第64页
     ·氮源缺乏诱导重组菌PHB的产生第64-65页
     ·重组菌E.coli DH5α(pSCP-CAB/pQWQ2)的发酵培养第65-67页
     ·3HB在大肠杆菌中的利用—3-羟基丁酰CoA的存在第67页
     ·PHB循环使重组大肠杆菌能够耐受长期饥饿第67-69页
     ·重组大肠杆菌对不同环境压力的抗性研究第69-71页
   ·讨论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三章 PHA合酶的定向进化以及PHA共聚物的体内合成第75-92页
   ·实验设计第76-78页
   ·材料和方法第78-82页
     ·菌株和质粒第78-79页
     ·用于筛选杂合酶基因文库的质粒的构建、验证以及线性化第79页
     ·杂合酶基因文库的构建第79-80页
     ·尼罗红琼脂板涂布法筛选基因文库第80-81页
     ·含杂合酶基因的重组菌发酵生产PHB及PHA第81页
     ·PHB/PHA产物的提取第81页
     ·气象色谱法检测PHB和PHA第81-8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2-91页
     ·pC1CAB重组质粒的构建第82页
     ·重组菌E.coli LS5218 ΔfadA(pC1CAB)发酵生产PHB及PHA第82-84页
     ·PHA合酶杂合酶文库的获得第84-85页
     ·尼罗红初筛产PHB菌株第85-86页
     ·含杂合酶基因的重组菌利用葡萄糖合成PHB的检验第86-88页
     ·杂合酶氮末端PhaC1_(Pa)序列缺失对合成PHB及共聚物的影响第88-90页
     ·含杂合酶基因的重组菌利用脂肪酸盐合成PHA共聚物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四章 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手段研究PHB合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第92-101页
   ·实验设计第92-94页
     ·GFP片段重组系统的构建第92-93页
     ·实验设计思路流程第93-94页
   ·材料和方法第94-96页
     ·菌株和质粒第94页
     ·phbCAB,phbC基因的扩增和重组载体的构建第94-95页
     ·重组菌中酶的表达及产物的HPLC检测第95-96页
   ·结果与分析第96-99页
     ·GFP片段重组系统的克隆和表达第96-98页
     ·重组菌产PHB的HPLC检测第98页
     ·荧光检测PHB合酶相互作用第98-99页
   ·讨论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结束语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11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15-116页
外文论文第116-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绩效研究
下一篇:神经元活性调控TrkB受体细胞膜表面插入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