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5页 |
| 符号表 | 第15-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7-2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室内污染物的散发及多物理场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 ·污染物散发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考虑交叉耦合扩散效应时多物理场自然对流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课题概述 | 第24-26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2章 多物理场中自然对流传热传质机理及数学模型 | 第27-49页 |
| ·概述 | 第27页 |
| ·多物理场中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理论分析 | 第27-35页 |
| ·不可逆过程中热力学流与热力学力的关系 | 第28-32页 |
| ·二元体系中热质耦合传递机理 | 第32-33页 |
| ·交叉耦合扩散系数 | 第33-35页 |
| ·多物理场中二维层流自然对流数学模型 | 第35-40页 |
| ·基本假设 | 第35-36页 |
| ·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 ·基本方程的无量纲化 | 第37-40页 |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40-43页 |
| ·计算方法的校验 | 第43-48页 |
| ·网格无关性的验证 | 第43-44页 |
| ·热浮升力自然对流问题的校验 | 第44-47页 |
| ·双扩散自然对流问题的校验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3章 多物理场中扩散与层流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 | 第49-107页 |
| ·概述 | 第49页 |
| ·纯扩散条件下的交叉耦合扩散效应 | 第49-56页 |
| ·纯扩散条件下热扩散效应对浓度场的影响 | 第49-52页 |
| ·纯扩散条件下扩散热效应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2-56页 |
| ·多物理场中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 第56-95页 |
| ·多物理场中自然对流机理概述 | 第56-58页 |
| ·瑞利数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 第58-63页 |
| ·浮力比数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 第63-68页 |
| ·刘易斯数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 第68-75页 |
| ·多物理场中交叉扩散效应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 第75-95页 |
| ·多物理场中暂态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 第95-102页 |
| ·暂态自然对流随无量纲时间的变化 | 第96-99页 |
| ·多物理场中交叉扩散效应对暂态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影响 | 第99-102页 |
| ·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的交叉耦合分析 | 第102-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7页 |
| 第4章 多物理场中湍流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 | 第107-131页 |
| ·概述 | 第107页 |
| ·湍流的特点及数值模拟方法 | 第107-116页 |
| ·湍流现象的描述 | 第107-108页 |
|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08-109页 |
| ·Reynolds时均方程法介绍 | 第109-113页 |
| ·k-ε两方程模型 | 第113-116页 |
| ·多物理场中考虑交叉扩散效应的湍流模型 | 第116-124页 |
| ·基本假设 | 第116页 |
| ·考虑交叉扩散效应的湍流模型 | 第116-118页 |
| ·考虑交叉扩散效应的湍流模型无量纲化 | 第118-120页 |
| ·近壁区流动的特点及壁面函数法 | 第120-122页 |
| ·湍流计算方法的校验 | 第122-124页 |
|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124-130页 |
| ·层流向湍流的过渡 | 第124页 |
| ·多物理场中瑞利数对湍流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 第124-128页 |
| ·多物理场中刘易斯数对传质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 ·多物理场中热扩散效应准则数对传质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 第5章 多物理场中多组分对流扩散的实验研究 | 第131-159页 |
| ·概述 | 第131页 |
| ·交叉扩散系数实验 | 第131-137页 |
| ·实验方案 | 第131-133页 |
| ·实验系统组成 | 第133-134页 |
| ·实验系统各部件简述 | 第134-135页 |
| ·实验测试 | 第135-136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36-137页 |
| ·多组分对流扩散实验 | 第137-158页 |
| ·实验原理及方案 | 第137-139页 |
| ·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139-143页 |
| ·实验方案 | 第143页 |
| ·实验测试 | 第143-146页 |
| ·实验的不确定度分析 | 第146-149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49-1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9-163页 |
| ·本文结论 | 第159-160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60-161页 |
|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161-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3-171页 |
| 附录 1 实验数据 | 第171-181页 |
| 附录 2 Numerical stud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by laminar and turbulent natural convection with cross diffusion effects in square cavity | 第181-190页 |
| 1.Introduction | 第181页 |
| 2.Model development | 第181-183页 |
| 3.Numerical solutions | 第183-184页 |
| 4.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第184-188页 |
| 5.Conclusions | 第188页 |
| Reference | 第188-190页 |
| 附录 3 Soret and Dufour effect on turbulent natural convectiv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 square cavity | 第190-197页 |
| 1.Introduction | 第190页 |
| 2.Model development | 第190-193页 |
| 3.Numerical solution | 第193-194页 |
| 4.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第194-195页 |
| 5.Conclusions | 第195-196页 |
| References | 第196-19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专利 | 第197-199页 |
| 致谢 | 第199-20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00页 |